人眼有時會對實際看到的東西作出「看不見」的誤斷。
在心理學實驗中,我們經常使用一種叫做「瞬間暴露器」的儀器。通過它,我們讓被測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幾乎是瞬間)看一些圖畫或文字,並調查一下他們是否看得見,以及看到了些什麼等等。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得知,越是熟悉的詞語和畫面,越能在短時間內被人理解。
不僅如此,例如像那些經常路過的車站的名字,由於過於熟悉,即使語序上下錯排成「橋板」或者「營左」,我們也會念成正確的「板橋」、「左營」。
但是,如果觀察對象是有關性的禁忌語時,即便是很熟悉的單詞,理解起來也很費時間。也就是說,觀察時間比其他單詞短的話就「看不見」了。
雖然我們在事實上「看見了」這些禁忌語,但在我們腦中的某個地方卻有一種抑制力量在告訴我們「這是不好的詞」,從而使我們對其視而不見。
照相機等儀器可以原原本本地拍下任何觀察對象的姿態,但人的眼睛卻會受到大腦的影響,所以我們不能簡單斷言:「人眼觀察到的東西,就是能夠看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