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朋友易尋,知心莫逆則不可多得。
唐代劉禹錫與柳宗元有很多共同之處。在政治上、創作上,兩人志趣相投、詩文俱佳。此外,兩人也一起進京應試,同登進士,同朝為官;又因革新失敗同時被貶。在被貶之後發生的事,使他們的友誼,更顯珍貴,成了文壇佳話。
當時,兩人分別被貶到朗州和永州十年;之後柳又被貶柳州,劉則被貶播州。這兩個地方離長安更遠。柳考慮到劉身邊還有高齡老母親需要奉養,便毅然上書朝廷,要求和劉對調。兩人分離在即,柳宗元的〈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劉禹錫則寫下〈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歸目並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柳宗元臨死前,把自己的全部遺稿留給劉禹錫。劉禹錫接到他含冤長逝的消息,悲痛欲絕,除了為他整理遺稿,寫文章紀念他,還收養了他的一個兒子。
除了這傳頌千古的友情故事,歷來書寫友情的詩文也不少。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裡,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人們朗朗上口的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是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所寫,這首詩語言淺白,道出的惜別之情卻深刻動人。它又被稱為〈渭城曲〉,在唐代時被譜曲成〈陽關三疊〉,歷代流傳,乃餞別名曲。詩仙李白〈贈汪倫〉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當他旅遊安徽涇縣桃花潭時,因感動於汪倫對他的熱情款待,臨別時所作。
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之間要見一面無比困難!每一次的見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古人對見面的時光皆異常珍惜,才能寫下那麼多情真意切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