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敢與眾不同 和世界競爭

曹麗蕙 |2016.07.14
179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台灣好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卻只相信一條路:考試」,作家李遠(小野)昨直指台灣教育一直擺脫不掉「成績至上」的迷思,「都在訓練相同的人」,因此他鼓勵青年學子要和世界競爭,就要敢「與眾不同」。他說,與眾不同並非指奇裝異服、不合群,而是要「對自己及世界有想法,並願意與他人團隊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新北市政府昨舉辦「新北青年高峰會—競爭力論壇」,邀請作家小野與文史旅行家謝哲青專題演講。

今年接下「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學機構」校長的小野,希望打破成績迷思,學校五月招生,只要持有國中畢業證書的人都可報考,「透過面試甄選,了解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台灣和世界?以及對影視音產業是否有熱情?最後我們選出四十一位來自不同的階層、年齡、背景的學生,各式各樣的孩子聚在一起,才是教育的開始」。

他表示,台灣教育一直在訓練相同的人,但要和世界競爭,要「敢與眾不同」才會被看重。要對自己、對世界有想法,並懂得團隊合作,一起解決問題,甚至願意扮演螺絲釘,做基礎工作。

他說,台灣許多學生只知追求成績,好似有一肚子學問,但進入社會後,連最基本的工作都不願意做。

小野以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為例,魏德聖當初追隨楊德昌學電影,許多工作人員都因楊德昌的壞脾氣而求去,但魏德聖知道自己要什麼,敢與眾不同,開車、掃地、訂便當樣樣做。

有一天他拿著自己的劇本給楊德昌過目,楊德昌指點他:「劇本寫得不錯,但太具體了,寫得鬆一點,現場才有發揮空間。」這讓魏德聖謹記於心,後來執導的「海角七號」大賣五億七千萬,他說最感謝的人就是楊德昌。

謝哲青昨也勉勵青年學子:「學歷不夠亮眼沒關係,學歷或許會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吃香,但後面看的是責任感和辦事能力。」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自己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你的選擇,會決定你在大家眼中是什麼樣的姿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