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換宿的大專生,採傳統工法製作土磚,在農地進行社區公共裝置藝術土牆營造計畫。圖/張弘昌
【本報苗栗訊】暑期「打工換宿」正夯,苗栗縣苑裡鎮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招募八名打工換宿的大專學生,採傳統工法製作土磚,進行社區公共裝置藝術「土牆」營造計畫,計畫完成二千塊土磚,花一個月間砌造土牆、土灶。
帶領打工換宿生的協會成員古振輝說,去年二月及八月就試辦過大專青年下鄉農務服務,由西平里里長陳薈茗協助找住宿地點及供餐,今年暑假租屋擴大招募「打工換宿」夥伴,並分土牆營造及農務除草隊二階段進行。
透過網路招募打工換宿夥伴,第一梯土牆營造順利招募到幾位藝術、建築專才學生。古振輝說,很多學生擔心「打工換宿」會不會成為農場「苦勞營」?基本上他及帶隊幹部,都與學生一起動手勞務,只要覺得太累,就會有充分休息時間。例如,炎熱夏天在風大海濱易中暑,盡量挑清晨涼爽或傍晚時段工作,下雨天就留在宿舍討論計畫或休息,有時在晚間挑燈夜戰,學生覺得很有趣。也會抽出時段帶學生,到苑裡鄉間進行田野調查或外地景點遊玩。
打工換宿學生陳泓君說,苑裡打工換宿可接受學生結伴而來,她找就讀不同大學的高中死黨一起參加,工作輕鬆又可學到農事、環保及友善環境耕作等理念,最重要的是結識來自不同領域新朋友。
建築系畢業的蔡乙瑄說,只從書本得知傳統土角厝土磚怎麼做,現代化建築實習場所接觸不到,土牆計畫採用傳統、環保綠建築工法砌造土牆,趕緊報名體會。新印製的土磚,長度、寬度比例為一比二,堆砌組合變化多且更牢固,符合建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