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存術 玻璃罐裡的同事

文╱小草 |2016.07.07
1174觀看次
字級

文╱小草

她把自己藏在玻璃罐裡,以為看得到天地就能安然存活。幾次想試著和她溝通,想了解她對未來的想像,但連夢都不敢做的人,讓人徒呼哀哉。

我問她:「妳都不想改變嗎?」她提高嗓音:「有啊!這幾個月不是跟著老闆搬來搬去。」天啊!我指的不是「身體」移動在不同上班地點,我是問:「到新單位有沒有什麼工作計畫?想不想在新的崗位上有新作為新表現,也可以嘗試把想法寫成企畫案。」她立刻畫地自限,唏哩嘩啦解釋自己也曾經向主管提案,但被全盤封殺,主管壓根兒也沒跟她討論過任何提案。

她的案子就像丟到大海,連咚一聲也沒有。她說的振振有詞,好像也曾經雄心壯志過,只是不被放在眼裡,把責任全推給了主管。

一直以來,她就把自己定位在「幫手」,但這個角色她做的也不盡理想,充其量就是例行雜務,為植物澆水、幫主管泡咖啡、替訪客倒茶水、剪一堆過期報紙,舉凡不需要動腦的事務她都接收。不知跟請工讀小妹有什麼差別?

她無法處理太過複雜的公務,那會讓她神經錯亂。我曾經因某件事與她作法不同,她竟然就對著我大吼大叫。

她說主管太了解她,知道她只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以她就順著主管的「以為」,自我放棄許多可以突破的機會。不只一次我刺探她是否有求新求變的意念,話不到三句,她就把主管搬出來,似乎主管就是她進步的絆腳石,殊不知人生成敗關鍵就在自己身上。

她已逾不惑之年,仍把自己定位在「言聽計從」的角色,若和她多聊兩句激勵的話語,還要擔心是否瞧不起她?她在舒適圈裡悠然自得,不需要任何鼓勵,她只求少被主管找麻煩及飆罵。

一樣米養百種人,她可以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態度,我不予置評。但共事時,她無法一起拚搏,共創未來,讓人感到孤軍奮戰,實為憾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