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成人普遍缺鈣,為增加骨本,許多人卯起勁補鈣。營養師提醒,鈣質在腸胃道內遇到草酸,會結合成草酸鈣,隨糞便被排泄出體外,使鈣質吸收率變差,雖對健康無害,但建議想特別補鈣的民眾,應避免同時吃菠菜、可可、花生等高草酸食物,才能「灌鈣」成功。
依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人每天鈣質攝取建議量為一千毫克,但據二○○五年至二○○八年的台灣營養健康調查,我國十九歲以上男性,平均逾八成鈣質攝取不足,十九歲以上女性平均更逾九成,幾乎人人缺鈣,骨鬆危機拉警報。
想補鈣防骨鬆,台灣營養學會祕書長、輔大營養科學系主任駱菲莉表示,牛奶與乳製品仍是最好的補鈣來源,每一毫升約有一毫克以上的鈣,且吸收率達百分之四十。
只是,台北榮總營養部主任楊雀戀提醒,補鈣同時又吃高草酸食物,其草酸會在腸道中與鈣質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由糞便中排出,妨礙鈣吸收。
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表示,每份食物中的草酸大於十毫克,就算是高草酸食物,例如菠菜、秋葵、大頭菜、馬鈴薯、地瓜、山藥、杏仁、酪梨、可可粉等都含高草酸,所以許多人愛喝地瓜鮮奶、巧克力牛奶等飲品,其實都補不了鈣,浪費鮮奶的豐富鈣質。
涂蒂雅說,若單純為了補鈣,建議高鈣及高草酸食物隔餐分開吃,但若單純為了降低草酸吸收而非補鈣,高草酸食物搭配高鈣食物,例如菠菜配豆腐,算是一種聰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