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蓮落漣漪〉。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羅佑純新北報導】世界宗教博物館正展出「萬縷千絲.定於一心」王麗敏雀金繡宗教藝術展,三十多幅作品來自中國大陸洛陽雀金繡研究院,作品上的繡線,會依著織線的方向、觀者的角度,呈現不同色澤的變化。宗博館表示,雀金繡使用的範圍很廣泛,但這次展出僅挑選〈蓮落漣漪〉、〈白象圖〉、〈孔雀明王〉等宗教類型的作品,展期至八月七日止。
宗博館指出,「雀金繡」起於戰國、成於西漢,唐宋盛行、清末衰落,發展至今三千多年,洛陽是雀金繡的發源地,因使用罕見的孔雀羽毛、黃金絲線,因此多獻貢給皇室使用,或是皇帝送給邦交國的國禮。
洛陽雀金繡研究院院長王麗敏出身洛陽「王氏仁山堂」雀金繡世家,她此次特別展出作品〈白象圖〉,這幅作品花了十四個月才完成,她在畫中繡上馱著花瓶的白象,意味著「平安有象」的寓意,並用黃金絲線、一般繡線在四周繡上蝙蝠、回字紋、蓮花等吉祥圖案,圖中留白的部分,都是用孔雀羽毛撚成的繡線,繡滿整個圖面,因此民眾不論是用何種視角看,黑褐色繡線會閃耀亮綠色、青色,甚至是紅色的色澤。
宗博館表示,作品〈蓮落漣漪〉只運用盤金繡、釘金繡兩種技法,但工藝師卻用金線在手掌繡上七朵蓮花,手指頭上的指紋彎彎繞繞的角度不同,呈現出立體的光影。另一幅作品〈福壽神鹿圖〉,也只使用簡單技法、兩種繡線、大量留白,卻展現出典雅、細緻的新風格,與以五彩線、金線繡滿畫布的〈文殊菩薩〉華麗莊嚴風格,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