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土巡禮】福成宮的石香爐

文/鍾秉諺 |2016.06.13
1658觀看次
字級

傳統的農業社會,在一些醫療技術較不發達的地區,居民為了病體能得醫治,往往向神明祈求幫助。竹圍福成宮的石香爐,就是紀念著關聖帝君救人的傳說。

位於雲林縣二崙鄉楊賢村的竹圍福成宮,主祀關聖帝君,為竹圍聚落的庄廟,廟方有「武乩」的乩務活動,目前乩童由廖文生先生擔任,年約七、八十歲。福成宮廟祝廖爽先生講述:「廟裡的石香爐,就是紀念帝君救現在的乩童廖文生的阿嬤,石香爐一邊寫著乩童父親廖松的名字,一邊寫著乩童阿伯廖萬行的名字……約六、七十年前,廖萬行、廖松的母親生病了,兩兄弟來請教帝君,帝君起乩開青草藥給他們母親吃,兩兄弟感恩帝君將母親的病醫好了,所以送石香爐來還願。」

實地走訪福成宮,正殿神案上確有一長方形石香爐,外型樸拙穩重,左側落款「廖萬行叩謝」,右側落款「廖春松叩謝」,中間立面刻「民國戊子桐月置」與「關聖帝君」,經由和廟祝廖爽先生的確認,得知村裡晚輩都口語將廖春松稱呼為廖松,即廖春松就是廖松,所以石香爐所刻載的人名與傳說的講述基本上是吻合的,石香爐紀念了傳說中的人物,文物與傳說交相輝映,彌足珍貴。

廟祝廖爽先生亦補充:「石香爐都不能移動,近幾年,我們本來要換新的銅製的,但帝君都不肯換……從前,有念經團來念經,好像有燒什麼符在石香爐裡,帝君馬上附乩童身來說:「弟子啊!你們怎麼都沒有在注意,爐怎麼可以隨便讓人家燒東西!」交代以後有人來,無論要做什麼,那個爐都不能讓人家燒東西,現在我們都特別注意,都跟人家說無論如何都不能動到那個爐,帝君不准人隨便動到祂的石香爐。」

地處偏遠的竹圍福成宮,雖然沒有富麗堂皇的廟貌,然而透過乩童來傳達神意,也使得靈驗傳說不斷,廟內的石香爐,就是關聖帝君顯聖醫治當地人的證明,亦是人們對其永遠的感念;帝君起乩不准人隨便動到祂的石香爐,也強化石香爐的神聖性。

時至今日,石香爐仍完好保存在福成宮,帝君救人的傳說在竹圍當地流為美談,讓關帝信仰更深入人心。文/鍾秉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