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娃 徒步走遍半個中國 |2016.06.04 語音朗讀 16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四歲的雯雯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圖/取自網路 四歲的雯雯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圖/取自網路 四歲的雯雯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圖/取自網路 四歲的雯雯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圖/取自網路 四歲的雯雯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現代社會物質豐富,不少大陸父母擔心子女過度驕縱,刻意為子女安排各種磨練。江西省上饒市四歲女童雯雯(化名),一歲起就隨著父母四處旅行,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每天出遊至少步行十五公里,小小年紀已走遍大半個中國。 不過,有關雯雯的報導刊出後惹來兩極看法,有網友豎起大拇指稱讚她是「中國最小背包客」,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揠苗助長,剝奪童年生活。 每天至少走15公里 雯雯的家庭,每年有七至八個月在外徒步旅行,且多是前往山區和邊境地帶,行程中每天步行十五到三十公里。雯雯從一歲多起,就翻雪山、去海邊、探叢林,已跟著父母遊歷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廣東等各地。由於旅程艱苦,吃的是野菜、睡的是帳篷,雯雯在外長途跋涉也會不時哭鬧。 雯雯的父親潘土豐表示,他跟妻子都是背包客,婚前兩人就愛好徒步旅行;他們家裡沒有電視和電腦,喜愛帶著孩子前往貧困山區,與村民一起吃住。「我想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潘土豐說,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因此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她從小獨立自強,以後遇到挫折時自身就能調節好。」潘土豐坦言,他單獨帶女兒時很嚴厲。比如,每年開始徒步旅行的頭一個星期,把腳底水泡磨成老繭是必經的過程,「孩子就算哭鬧喊疼也得接著走。」 他堅持認為,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會面臨更大的困難。「我肯定心疼啊,但體力鍛鍊是為了培養她的抗壓能力。」 父母堅信有益身心 初上路的雯雯在外旅行走走停停,有時需要爸爸媽媽抱一會兒,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她已能跟上父母的步伐獨自走完路程。雯雯的奶奶說,剛開始她反對這種教育方式,但是「現在看小孩出去以後回來,身體更好更懂事,也就支持了。」 「我們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做試驗,也在努力摸索和改進。」潘土豐夫婦認為,孩子應變能力和體質比人們想像中強很多,他們相信這種經歷對孩子將來各方面都有好處。 事件傳出後,有鄉民表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認為讓孩子自幼接受訓練,可培養孩子自立能力,使他們更能承受日後挫折,但亦有網友怒斥,如此教育方式是「虎爸狼媽」的行為,對年幼孩童而言過於殘忍。 當地運動醫學專家提醒,這類極端鍛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身體「超負荷」,甚至損傷骨骼,引起肢體生長障礙,導致肢體短縮或關節畸形,不可不慎。 前一篇文章 站著念書聽課 吳寶春拿EMBA 下一篇文章 我國人口 突破2350萬人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6【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10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北院重裁 柯文哲、應曉薇維持原金額交保印度藏書人 造200萬冊公共書屋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