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筆記是吳寶春研發出的念書技巧之一。圖/謝梅芬
【本報高雄訊】吳寶春歷經二次人生大考驗,第一次是在帕莎蒂娜餐廳地下室悶著頭做麵包,苦熬到獲得世界冠軍,第二次是念研究所。二十歲才算真正識字的他,國中念的是放牛班,從沒想到會念研究所。他說,第一階段他是在「賭」人生,第二階段他已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未來就不只是麵包師傅,而是麵包企業家。
2階段 吃苦耐勞
三年前,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因只有國中學歷,無法在國內大學念研究所,鬧得滿城風雨,後來,新加坡大學收了這個可能是該校有史以來,入學學歷最低的學生,如今他要畢業了,如願拿到EMBA碩士學位。
吳寶春說,他從小就有過動傾向,一拿到書本就想睡覺,為克服這個「毛病」,他讓自己站著看書,常常一站就是二、三小時;不只如此,有時課堂上,老師在講課時,他發現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就自動到教室後方站著聽課。三年過去了,吳寶春終於克服萬難苦讀成功。
「修課兩年,我花一年時間寫論文。」吳寶春說,論文被退了三十五次,念書常「卡住」,但他從沒想到要放棄,每次被退,他就更往前一步。「連自己都不敢想像!我居然辦到了。」
2祕密 脫胎換骨
吳寶春有二個鮮為人知的小祕密,他對麵粉過敏,但從小家境貧困,國中畢業別無選擇,到麵包店當學徒,忍受對麵粉的過敏,二○一三年,他在帕莎蒂娜餐廳地下室苦練技藝,每天除了睡覺,幾乎都是與麵粉為伍。
長期下來,為練就好手藝,他強忍鼻子不適,真的受不了,就戴上口罩繼續苦熬,有時一整天都載口罩,到晚上受不了,只好吃過敏藥,就這樣日復一日,終於熬出世界麵包冠軍。
「那個力量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就是想去把它做好。」吳寶春說,這是他唯一的希望,當年在餐廳地下室苦練,「就是賭一個人生。」
吳寶春回想,那時是「累」、「沒有安全感」,「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什麼?包含到後來創業,都只能賭。」因為過去只是個麵包師傅,很少思考,思考角度都很簡單,「就是用賭的概念,做每件事情。」
第二個小祕密是他到二十歲才算開始識字,雖念到國中畢業,但在屏東鄉下念的是放牛班,當年老師把書本教完,就放任大家玩,考試從沒念書,國中畢業只認得簡單的「你」、「我」等字。
再出發 更有內涵
吳寶春表示,很多東西都是後來慢慢摸索出來的,第一本看完的書是許文龍的「觀念」,之後,他才真正在思考,他要做的不只是麵包師傅,而是要成為麵包企業家。
吳寶春強調,七月十三日畢業那天,他會在碩士服內穿上麵包師傅的衣服,因為做出更有內涵的麵包,是他當初想去念書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