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佛光山的第一塊平地 ──圓門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6.05.21 語音朗讀 34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圓門陪伴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佛子走過五十年歲月,從六十坡拾階而上,迎面看到的「肅靜」牌,讓人不由自主地收攝身心,進入另一個寧靜的時空。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大師與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學生合影。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只要聽到集合鐘聲,同學會自動到圓門前排班,聽候師長宣布事項、安排出坡,這是叢林學院五十年來的優良傳統。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從六十坡拾級而上,成蔭綠樹夾道相迎,四座白色寶塔燈象徵著學院的院訓「悲、智、願、行」,接著就是弧線優美,朱紅的圓門,這裡就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院門」。佛學院承載了大師廣度眾生的慈心,弘揚佛法的悲願;圓門,凝聚學子們熱切奉獻的心。 「真想向全世界宣告,我們有一塊平地了!」時光回溯到五十年前,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站在此地如是宣說。那塊不平凡的平地,為何如此重要? 一九六七年佛光山開山之際,移山填土、整地開挖的辛勤耕耘下,荒山麻竹中所誕生的第一塊平地,便是今日佛學院「圓門」的所在之處。 回首往事,星雲大師憶起一九六九年,佛光山要舉辦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然而一百多名學員要吃飯、睡覺的碗筷、寢具,毫無著落,當時擔任監院的心平和尚向大師報告:「沒有經費,哪裡來的錢去買米和寢具呢?」面對現實的無奈,正處無米之炊的困頓時,就在夏令營開營的第一天,上完第一節課,在圓門遇見了一位赤腳帶斗笠的老婆婆,老婆婆給了一個紙包後轉身就走了。 這段在圓門發生的奇異經歷,對大師的一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接過老婆婆手裡的紙包,大師打開一看:「五萬塊現金!」在當時工人每日工資二十元的年代,這五萬塊可說是天大的數字!大師隨即請慈莊法師招呼老婆婆,可是一時之間,仍是荒山野嶺的佛學院,卻遍尋不著老婆婆的蹤跡。每次講到這段經歷,大師總是告誡弟子不要怕辛苦,只怕不發心。勉勵大眾,勇敢發心為教,真心服務大眾,自然能感得龍天護法庇護加持,度過考驗。 現在的佛學院又稱「佛光山叢林學院」,為何圓門的兩側左邊掛著「中國佛教研究院」,右邊又掛「東方佛教學院」的木牌呢?原來佛光山以教育起家,開山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辦學。 自一九六四年大師在壽山寺開辦「壽山佛學院」後,學生日益增多,為了容納更多學生,故一九六七年佛光山開山,興辦了「東方佛教學院」;一九七三年更增辦「佛光山叢林大學院」,後於一九七七年更名為「中國佛教研究院」,此後佛光山的弘法重心,便以教育為主軸。 至今只要聽到集合鐘聲,同學就會自動到圓門前排班,聽候師長宣布各項行事、分配出坡作務,沒有人散心雜話,這是叢林學院四十多年來的優良傳統。圓門也是同學練習法器、梵唄唱誦的地方,甚至大師來學院巡視,也都選擇在圓門為學生開示。 圓門,是曾經令大師及徒眾雀躍的新生之地,有著老婆婆雪中送炭的愛心,也有過無數化育英才的故事。半個世紀以來,曾經在圓門求學,如今遍布五大洲的佛光弟子,對他們而言,「圓門」永遠是心中最重要的那塊平地! 我是圓門/印度.印欣 我住在東方佛教學院,大家都叫我圓門,因為我長得胖胖圓圓的,所以稱圓門。 早期星雲大師在這裡跟大家開示,我還能聽佛法,又能聽到同學練梵唄,好極了!我站在中間看人、看時鐘、看花、看肅靜牌,可以說五十年了,一切東西變來變去,但是我從來沒有變過,我的身心意都在這裡,沒有離開過。 圓門─心的起點/黃靜苓 新生報到,我提著行李走上六十坡,那天下著雨,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迎接我的是朱紅色的圓門,如古裝劇裡的場景,走過了圓門如同穿越時空,看見五十年前大師與長老扛著砂石,一磚一瓦砌成的教室,換上叢林學院的制服,從世俗到脫俗,從五濁世間走進真理的世界,這裡是心的安頓之處,是自我成長的地方,那道圓門,散發著光芒,代表著希望與未來。 圓門.緣門/羅芷綺 和圓門的初次見面,至今難以忘懷,在炎熱的夏天背著行囊,緩緩走上六十坡,迎面而來的是古色古香的紅色圓門,面對全新的環境與生活,心情既緊張又害怕。如今,我對圓門有了不同的感情,那是與大眾集體創作、彼此交流的地方,輕輕走過圓門,練習打板的聲音、悠揚的梵唄音、與同學討論報告的聲音,迴盪在耳邊,一筆筆寫下在叢林的溫馨回憶。 前一篇文章 第201課.課文 老師的話 修行方程式 下一篇文章 招生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6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叢林風光】叢林運動會 集體創作 實踐六度波羅蜜【叢林風光】 現代維摩 佛光青年歡喜修持【叢林風光】傳承師命 弘揚人間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