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陽孜想到科技帶動人的心、手、眼,因此她的線條要借用多媒體再活一次。圖/自在工作室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已歷經二○一四、二○一五的書法藝術跨界劇場,今年設定為《騷2016》,超過六個月的集體創作與排練,《騷2016》的創作重點定為「台灣元素」,大膽突破將台灣三原色「台灣紅、台灣青、台灣金」加入書法線條多媒體影像中,更將台灣小調融合西洋爵士樂。
董陽孜說道:「最重要的是透過《騷2016》將台灣的書法藝術永續傳承,感動每個人能夠提起筆來寫書法。」創作超過半世紀,董陽孜仍保持每日清晨五時習字,因宣紙幅寬有限,經過拼接才能完成巨幅作品,她偶然發現每張宣紙雖不是完整的字,但每個筆畫線條都具有各自的生命,便開始思考如何讓線條動起來。董陽孜表示:「書法的線條是活的,透過舞者身體的線條,爵士樂音符的線條,三種線條融合成一體,這將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表現。」就此形成了《騷》的創意起點。
董陽孜指出,年輕人不用毛筆,她的心是非常的沉重,「我作跨界目的不是要你們來看我的書法文字創作,而是希望年輕人來跟我玩書法。」董陽孜想到科技帶動人的心、手、眼,所以她把母文化的書法線條玩出來,不然書法就會消失,因此她的線條要借用多媒體再活一次。
在董陽孜號召下,台灣知名爵士音樂家張坤德、魏廣晧、山田洋平、許聰義再度攜手創作演出,多媒體藝術家陳彥任三度挑戰讓書法線條飛舞於劇場空間,並邀請備受國際期待的舞蹈家張堅豪編寫全新舞碼。董陽孜更希望由台灣本土的藝術家,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延續書法藝術這項東方傳統藝術的生命光采。《騷2016》六月二十五日起於新北、宜蘭、嘉義、臺南、桃園五地巡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