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到花蓮教育處,擔任實驗教育審議委員。對於只有六十一位小朋友、十八位教職員工的佳民國小,願意實驗和改變,提升原住民學力為努力目標,提出三年實驗教學計畫。
教職員工中,十位是擁有碩士資格,平均年齡四十多一點,學生百分之九十五是太魯閣族小朋友。歷年來,在各項比賽和太魯閣傳統編織、織畫,都獲得優異成績,但總覺得學科成績普遍落後。
校方期望透過教師教學技巧改變,增加孩子學習時間,及各種現代化資訊的設備,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我提出「學習典範」的策略,不管我們如何關心孩子學習,安排如何精彩有效課程,如果學習不是孩子自己需求和想要,再多再好的方法、課程都事倍功半。
如果因為好的成績,可以達成孩子的夢想,例如:當一位教練、老師,或各行業的專家。要達成這個夢想,需要先有好的成績,考上更高學歷的學校,才能實踐夢想,讀書就會成為孩子自己的事。
佳民的老師,可以藉此鼓勵孩子,想脫離現在家庭的困境,追求更美好人生,讀書是不可或缺的方法。鼓勵孩子追求典範,期許自己成為優秀人才,以提升學生學力的實驗教育,才有成功的可能。
陳清枝(宜蘭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