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男女大不同

陳玲芳 |2016.04.16
5666觀看次
字級
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張博淵強調,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圖/網路圖/記者陳玲芳
「防曬包緊緊」,阻擋維生素D攝取,易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圖/記者邱麗玥

文與圖/記者陳玲芳

心臟科醫師提醒,台灣近五年來,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兩成,死亡人數為婦癌的三到四倍;今年一月,美國心臟病協會首度針對女性心肌梗塞,提出預防及治療建議,台灣社會卻未普遍認知到這項醫學上的「性別創新」,對婦女健康極為不利。

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心臟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指出,在台灣,平均每小時有一點四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五十歲以上更年期婦女,其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正以「每五歲增加近一倍」的速度,持續上升。

「多數女性擔憂乳癌的危險,卻不知道她們更可能死於中風或心臟病。」張博淵表示,面對這樣的健康風險,國人對於心血管健康的關注,依然不及婦癌;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為女性與男性的主要死因,但政府或醫界,在宣導女性健康時,還是偏重婦癌防治。此外,社會大眾也普遍不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其在臨床表現上所具有的「性別差異」。

阿斯匹靈療效 男女剛好相反

他強調,近二十年來,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女性因為生理結構及生命經驗與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表現及風險上有性別差異,如有別於男性的典型症狀:呼吸急促、盜汗、手臂疼痛、胸口疼痛且有壓迫感,女性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因缺乏相關研究證據,導致女性心血管疾病診斷困難,常延誤就醫,短期存活率低。

早在一九九九年,美國心臟病協會就提出「預防女性心血管疾病指引」,隨著研究的累積,也持續在更新。今年一月,美國心臟病協會首度針對女性心肌梗塞,提出預防及治療建議,但是台灣社會並沒有普遍認知到這些資訊,容易造成婦女健康的傷害。如阿斯匹靈能預防男性心肌梗塞,卻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的影響,則剛好相反。

為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識與重視,台灣女人連線於上月十一日「為女著紅日」,與國內企業共同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穿紅衣行動,呼籲各界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應從「正視男女性別差異」做起。

「為女著紅」終止性別偏見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國際上對於女性心血管疾病已重視多年,二○○二年,美國國家心肺血液機構啟動「The Heart Truth」計畫,藉此提升美國女性對心臟疾病的警覺,並鼓勵女性採取行動來降低風險。二○○四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起「Go Red for Women」行動,透過穿紅衣及其配合的各式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女性心臟病的重要。

二○○五年,世界心臟聯盟也呼籲這個行動,至今已有超過五十個來自全球的團體,如法國、瑞士、荷蘭、澳洲、印度、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響應此項行動。二○一四年,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偏見」!

為提醒社會注意女性心血管健康,台灣女人連線響應「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今年為三月十一日),希望在政府、醫界與民間的推動與努力下,提升國人對於心血管健康的性別認知,讓台灣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可以獲得妥善照顧。同時,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研究經費,做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研究;制訂具性別差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及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引;建立跨科別的醫療合作,讓女性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