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蛀牙也會「冬眠」?牙醫師指出,門診觀察發現,每逢季節開始轉換,天氣由冷變熱,因為蛀牙、牙痛求診的人數就會爆增。因為國人冬天習慣飲用熱水或用溫水刷牙,蛀牙問題不易被發現,直到天熱後喝冷飲機率大增,才驚覺牙齒痠痛,潛藏的「下陷型齲齒」問題開始浮現。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黃耀慧說,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少人的口腔健康早就出問題,如「下陷型齲齒」,未及時及時發現與治療,恐有「牙齒崩裂」的危險。
黃耀慧說,春夏之交,天氣忽冷忽熱,有時氣溫飆高,民眾口渴時不只喝白開水,還會喝其他含糖飲料。含糖飲料會讓口腔在短短五分鐘內,立刻變成酸性環境、開始脫鈣,導致蛀牙機率大幅提升,又以年輕人威脅最大。
他強調,進食次數愈多,口腔愈常處在酸性環境中,若牙齒又卡了食物殘渣,長時間呈現酸性狀態,容易讓蛀牙菌有機會侵蝕牙齒珐瑯質,大幅提高蛀牙率,因此「餐後十分鐘」是潔牙的黃金時間。
黃耀慧提醒「愛牙四守則」:首要是「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其次,換季時除應更換牙刷,最好也安排口腔檢查。第三,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使用牙線(棒),最後是吃完、喝完東西後,使用含氟漱口水或嚼無糖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