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隔夜菜 餐盒變餐具 學生好設計 iF得獎

 |2016.04.15
4733觀看次
字級
大葉大學工設系學生鄭兆辰、羅方澤設計的「環保紙餐盒」。圖/大葉大學提供

【本報台北訊】大葉大學學生設計內含試紙的「視鮮保鮮膜」來檢測隔夜菜,試紙變紅色代表細菌超標,自我把關食安,獲iF海爾設計獎。

與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美國Idea並列國際三大設計獎的德國iF設計獎。為鼓勵年輕設計新秀,總部位於中國大陸青島的海爾集團於二○一四年開始設立iF海爾設計獎,每年評選十件優秀作品,同樣吸引許多設計好手參賽。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黃宓謙、鄭敘慈、張醫凡設計的「Testing fresh Cling(視鮮保鮮膜)」,可自我檢視食品安全,獲選為二○一六年iF海爾設計獎TOP 10,另一組學生鄭兆辰、羅方澤的「Green paper lunch boxes(環保紙餐盒)」,餐盒蓋撕下來就可以當餐具,則獲得二○一六iF學生設計獎。

鄭敘慈說,很多人會把吃剩的菜放進冰箱,隔天加熱繼續食用,但視覺上看起來正常的食物,不代表裡面沒有細菌,因此團隊設計視鮮保鮮膜,中間有試紙可量測食物的細菌情況,藍色代表仍可食用,紅色代表細菌超標。另一項設計「環保紙餐盒」,直接把餐具設計在紙餐盒蓋子上,在原有的便當紙盒上設計刀模,撕下來就可折成餐具使用,一共設計兩款餐盒,一款是蓋子變筷子,另一款是湯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