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所大學社團齊聚教育部,高喊「教官退出校園,落實轉型正義」引起我注意。不禁回想大學生活,教官與學校是密不可分割的互生關係。沒有教官的學校,好像缺少些什麼似的。
對於大學生提出教官退出校園,有些理由似乎矛盾,甚至無邏輯可言:其一、「教官退出校園,軍人回歸國防部」,未見理由所在。其二、「捍衛學術自由,大學法增修專門條文,禁止黨政軍特再度進入校園」,硬將「黨政軍特」與教官連結,似有點牽強,學生對教官逐出校園的理由,可說是找錯對象。其三、「落實轉型正義,去除教育場域內之威權遺毒」,這點令人不禁納悶,教官與威權遺毒有何關聯,何必不滿教官,給他們扣上一頂頂帽子。
在台灣校園裡,教官抑可說是台灣特色,教官的職責主要維繫校園治安,一旦學生出事,教官總是站在第一線關心其安危,並協助處理善後。可謂「校園裡的學生保母」。
必修「軍訓課」早已不似從前嚴謹苛刻,教官藉由課程向學生介紹校園安全,延伸至國防安全,這是學校與學生間的一座橋梁。
作為有役男身分的男大學生,包括預官說明會、預官報名考試及兵役須知等相關問題,均由軍訓室協助或提供學生辦理相關業務。倘若沒有這些即時訊息,對於兵役問題如何問起,學生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教官在學校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
請學生無須將「造反有理」作為求學的目標,應該理性行事。
劉彥良(新北市/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