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習大大+」工作室梳理中發現,針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問題,習近平最為在意的是避免掉入「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這三個「陷阱」。事實上,我在最新出版的《超訊》月刊中撰文,大陸問題專家梳理習近平思想,除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規納了大陸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西化和分化陷阱」四大陷阱,還有近期不斷發酵的「個人崇拜陷阱」。
我認為,習近平上任,面對的是一個積重難返、內憂外患的國家。政治上,官員腐敗空前,一系列顯赫高官的官場貪腐;經濟上,幾十年粗放式改革發展,靠濫發貨幣維持經濟增長,留下大量後遺症。
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缺少價值觀的混亂取態,令社會精神崩塌。率領大陸破解陷阱、走出陷阱,就是習近平肩負的歷史重任。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於二○○六年世界銀行的《東亞經濟發展報告》。意思是,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準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二○一四年十一月十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時說道。「對中國而言,『中等收入陷阱』過是肯定要過去的,關鍵是什麼時候邁過去、邁過去以後如何更好向前發展。」
習近平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央文獻出版社編輯成了小冊子全國發行,書名叫《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在這個小冊子裡,總書記提到了「塔西佗陷阱」。習近平說:「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無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予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
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現存大國必然回應這種威脅,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觀點,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世界郵報》創刊號刊登了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訪。針對大陸迅速崛起後,必將與美國這樣的舊霸權國家發生衝突的擔憂,習近平在專訪中說,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於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
據報導,二○一四年二月十七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發出警告,要在經濟改革的同時防止中國落入「西化分化陷阱」。他說:「我們不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所謂「西化」,就是要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西方那樣的壟斷資本操控下的多黨制和私有制。所謂「分化」,就是分裂中國大陸,企圖分而治之。
雖然習近平只講了四個陷阱,但第五個「個人崇拜」陷阱變得愈來愈客觀了,這個陷阱,有損的是全黨利益。就在習近平、俞正聲都支持「講真話、道實情」時,全國政協委員蔣洪接受媒體訪問的「公民表達權利必須要保障」的文章被黑了。
有人一方面屏蔽言論,另一方面網開一面讓「左潮」洶湧。在YouTube上流傳《要嫁就嫁習大大》之類歌曲視頻,微信上轉發「習毛握手」的照片,引人側目。這些行徑,事實上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扭曲習近平形象的目的。
跨越陷阱走出十字路,那是大陸的陽光大道;退回去,萬丈深淵,萬劫不復。依習近平的理想、性格,百姓寧願相信,他可以不負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