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巴黎槍擊事件到比利時恐怖襲擊之後,身處歐洲,嗅到「仇恨」兩字,總使人不自覺的驚恐。
我仔細閱讀《人間福報》星雲大師的文章〈我的國仇家恨〉後,感動萬分!
文章中,大師從一戰二戰談到戰爭的可怕,體會到兩岸同胞的心情,他們心裡都有國仇家恨的存在。因此大師以「鸚鵡銜水救火」的慈悲心,揮文呼籲和平。
九年前奉派到歐洲工作,使我對這裡的歷史和環境,有些身臨其境的認知:
為了避免一戰、二戰慘痛經驗,五十年前開始,有了歐洲聯盟。從經濟聯盟產生歐元貨幣,到政治協商達成「申根條約」開放邊境,有了現今的太平盛景。
二○○八年金融海嘯,希臘的債務違規,加以歐洲經濟蕭條、與歐洲其他各國關係不穩的情況下,歐盟開始出現危機。
自阿拉伯世界戰亂後,法國、比利時頻頻發生恐怖襲擊,數百萬的阿拉伯國家難民湧向歐洲。觀察家分析,難民引發的社會分化,可能造成歐盟瓦解,是二戰以來,歐洲面臨的最棘手問題。
因為逃難的關係,兩位信眾來法國居住了三十年之久。一位在巴黎槍擊事件後,寫信給聯合國希望不要再有戰爭;另一位則因恐怖襲擊事件,再次舉家搬遷至澳洲,尋覓淨土。
唉!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盟好不容易太平了,如今,又讓人擔心既有基礎搖搖欲墜,和平在哪裡?安樂國土在哪裡?
在文章中,大師希望大家都能以儒家的恕道、耶教的博愛、佛教的慈悲、回教的智慧,把過去的國仇家恨統統一筆勾斷,重新建立世間人類的友誼、感情,彼此互助、體諒、友愛,創造幸福的人生。
其實,大師的理念已經在歐洲社會得到及時回應。去年巴黎槍擊事件後,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主持人安東尼的訪談節目中,傳遞了大師呼籲各宗教間應尊重、包容,和平往來,不要暴力的理念。
很快地,碧西聖喬治市政界和各宗教領袖,紛紛出現在廣播節目中,支持響應大師的呼籲,一致認為:宗教間的融合可以幫助民眾以和平的理念為中心團結起來,反抗恐怖暴力。
隔周佛光山法華禪寺,熱忱地參加由佛教、天主教、猶太教、回教、基督教等聯合舉行的「世界和平、地球未來」音樂會,透過音樂的豐富形式,彰顯各宗教與各文化交流的「無差別性」,並呼喚世人對和平及永續經營地球的責任感。
音樂會發起單位請碧西市市長BRUNEL女士、國會議員CYPEL先生、滿謙帶領佛光山法師團隊,作為星雲大師的代表和多元宗教區的代表之一,為世界和平祈願。
最近義大利主教團、教廷宗教對話委員會、義大利佛教與印度教團體合作,訂於今年五月十日假教廷傳信大學禮堂舉辦「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對話研討會」。由於大師的和平理念,受到國際上各領域代表們的廣泛尊重,佛光山教團也受邀參加,個人將代表常住於研討會中發表演講,闡述人間佛教對和平的意義和貢獻。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巴黎四區的聖梅裏教堂發起「聖之夜」的跨宗教音樂會,佛光山法華禪寺,再次受邀與其他包括天主教、猶太教、穆斯林、印度教和佛教在內的各宗教團體,組織以傳遞和平、博愛、自由和責任的活動。通過宗教間的對話、交流與共同的行動,將開啟明天的和平。
從以上這些活動可以看到在歐洲,佛光山道場透過與其他各宗教的互動,形成社會期待的和平力量,共同祈願、維護歐洲的長治久安與安寧。
大師的精神,透過佛光弟子們的傳遞與弘揚,在這裡生根發芽,成為社會的需要。歐洲也在關心亞洲,期待兩岸歷史遺留的國仇家恨,因人間佛教的力量而化解。
大師在文章中說:「我出家了,對於人世間的恩怨,也逐漸明白那不是報仇就能消滅的,必須用一個比仇恨更高明的和平真理,以一個寬大的胸懷來包容,才能減少國仇家恨。」
是的,當人們將和平置於國家主義、個人主義之上,以寬闊的胸懷包容異己,以德報怨,用慈悲、寬容、仁愛去化解國仇家恨,才能達致和平,人類才能共生共榮!
祈願慈悲偉大的佛陀、穆罕默德與耶穌基督等聖者─讓我們能以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間的和平。
祈願世界和平,人類免於世界大戰之禍!
如是馨香為至禱,願見聞者亦如是。
滿謙(巴黎/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