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畔蘆葦隨風搖曳生姿
圖/和毓
文與圖/和毓
年輕時,最愛呼朋引伴一同前往天祥太魯閣旅行,當開車行經險峻的高山深谷,欣賞鬼斧神工的峭壁懸崖,便懷有一分敬天畏地的心,尤其行走在蘇花公路的車陣中,險象環生,更是膽戰心驚,難免嘴裡嘀咕,心裡後悔,但看窗外一望無際湛藍的,海天一色的太平洋,深信此行不虛。
因此,不畏旅途艱難屢次到花東出遊,為的就是飽覽那陡峭的奇岩怪石,秀麗的山壁風光,以及清澈的山泉景觀。
直到兩年多前,搬到高雄大樹古厝依山傍水,我不再長途跋涉四處探訪山林水徑,這時我才深深擁抱故鄉情,發覺自己長年對家鄉的感情是疏離的。我知道的淡水河比高屏溪多,因為我經常見到詩人歌詠淡水河,作家談起淡水小吃,當我住在台北的那幾年,也喜歡去淡水看夕陽,坐淡水小火車,小火車拆除後,就坐捷運線去淡水,我跟著詩人作家的腳步來到淡水。
如今在高屏溪畔定居,雖然不是我童年的故居,卻同樣位在高屏地區,也算是我的故鄉,偶爾路過里港大橋往下看高屏溪,想起二十多年前,去了趟大陸雲南旅遊時,見識到長江黃河上游的壯闊,迥異於台灣溪流的柔情似水。反而更珍惜台灣的好山好水,尤其更愛這裡孕育最美的風景──人與豐富多樣的蔬果。
每當天氣晴朗,從高屏溪畔遠眺大武山,可見雲霧變幻莫測,俯視高屏溪畔叢生的蘆葦,隨風搖曳生姿,感受到大自然渾然天成,毫不造作的美感,此刻,所有的煩憂都抛諸腦後。
原來遍訪名山秀水數十載,方知故鄉山水路遙遙,過了大半生,再回到自己生長的故鄉是幸福,也是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