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預防中風後失智,中醫可幫大忙。國內最新研究發現,中風病人除了利用西醫治療與復健之外,若中藥及針灸治療能及早介入,可降低約四成的失智風險。該研究結果已在三月國醫節時首度向外界發表,振奮中醫界。
研究主持人、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施純全去年發表一篇研究,證實針灸治療能有效預防中風病人二度中風機會,並獲刊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研究發現,中醫治療中風病人效果,除了避免二次中風外,最大特點反而是可預防後續併發症,尤其是預防失智。
施純全利用二○○○年到二○○四年健保中風研究資料庫,篩選一萬多位五十歲以上的初次中風患者,畫分接受針灸治療與未接受針灸治療二組,並持續追蹤五到九年,發現單純針灸可降低百分之二十四失智可能,若合併中醫針灸與西醫復健,可降低百分之三十六失智風險。
此外,在他另一篇中藥介入治療研究中發現,使用中藥治療的中風病人,可降低百分之三十的失智可能,若加上針灸與復健治療,對中風後併發症有更佳的預防效果。
振興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說明,許多中風病人會因血管阻塞、病變,進而造成腦部功能退化,引發「血管性失智症」。國外也有研究發現,中風者和正常人相較之下更易發生失智,成為家庭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