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學用落差、人才培育與產業界的供需失衡都是近年技職教育的熱門話題,從四技二專統測近年餐飲及設計群報名人數激增,可見端倪,尤其今年餐飲群更是首度超越商業與管理群。
世界冠軍吳寶春、米其林三星主廚江振誠,台灣近幾年和「食」尚相關的旅遊飲食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讓許多學子心嚮往之,最新一○五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群(類)別報考人數統計中,餐飲群就有兩萬四千三百六十二人報名,比商管群多三十六人,躍居冠軍。然而,目前就業市場的餐飲人才已供過於求;反觀農工科學群產業,卻苦覓不到好人才。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校長連信仲說,台灣學生有刻板印象,覺得讀農工科辛苦,其實未必,且農工科學生畢業後投入就業市場的起薪還勝於服務業。此外,餐飲產業並沒有大家想像中輕鬆,就業市場已過於飽和,起薪又低。他建議同學可以自問,可以忍受得了廚房的高溫?個性是否適合服務業?他希望同學是真正有興趣再投入,並非只是隨波逐流。
懂創新、研發
未來創業當老闆
教育部從一○四年起要求技職校院農工業領域的招生不能減少,服務類科系不能增加名額。連信仲也指出,教育部應該整體衡量上下游,「若高職端沒有廣招學生,科大端也沒有足夠的學生支援,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表示,「農工類不減招,服務類不增額」的標準同樣適用在高職。
對於一般學生認知農工科工作環境較辛苦,就讀意願較低,長久下去會導致國家人力比例失衡,影響台灣基礎工業發展。馬湘萍表示,正確觀念應該要扎根國中小,到高中職端再宣導就太遲了。所以教育部近年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在北中南設四基地,讓國中小學生能加強科普與科學教育,希望讓學生透過動手做、實際操作科學實驗,引起學習興趣,也能建立對相關學群的認識。
此外,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副教授徐義權則呼籲年輕學子不要怕,只要有熱情,行行出狀元,他看好農工科未來的展望。他表示,時代不同了,現在各國政府與企業都在獎勵創新創業,全世界都在發展微型企業,所以學生進入農工科,並非一輩子從事傳統觀念的勞力工作,只要懂得創新、研發,未來還能自己創業當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