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灣燈會在桃園的高鐵站前舉行,一出高鐵站就是偌大的燈會園區,這形式和日治時期鐵路部舉辦的「夏日納涼會」相似,推出納涼列車到北投,以大量的燈火與焰火吸引人潮,還有餘興節目,也提供餐點小吃。圖/花生娘
今年的台灣燈會在桃園的高鐵站前舉行,一出高鐵站就是偌大的燈會園區,這形式和日治時期鐵路部舉辦的「夏日納涼會」相似,推出納涼列車到北投,以大量的燈火與焰火吸引人潮,還有餘興節目,也提供餐點小吃。聽說當時要購票進場,一票難求,揣想那時盛況,如今的燈會榮景相信更勝當年。
我一直保持最短距離地觀察著、嚮往著,有時站在後陽台看著燈會方向的那一團光,想著什麼時候人潮少些,可以悠遊赴會?不想在密集的人潮裡狼狽,要聽起來像是「夏日納涼會」的意象那樣,感到內心清涼又悠閒。
沒想到,我觀望太久,直到最後一夜,才匆匆依照我們原本的迴避車潮計畫,先把車子停在親戚家門口,再步行十五分鐘到達會場;果然,那夜我們一家走在蜿蜒小路,不曾遇到一人,穿越重重濃霧,沾滿一身水氣,終於來到一個人潮聚集的大光明世界,若不是一直出現重複的臭豆腐和烤香腸,還以為此景只應天上有。
我們花了四、五個小時,在每個主題區之間流轉,最後在青塘園區看了一場水上的劇場表演;這晚,所有的色澤光采,不論鮮明耀眼或含蓄內斂的,對目光的撩撥與迷醉,已到極致,雙眼將盡疲乏,以致逐漸失去真實,如墜夢境一般。
近十點,現場瀰漫著盛會將要結束的情緒,我們一家從人潮燈海裡抽離,再度投入無人的鄉徑,內心感到意料外的一路冷寂,回頭一望,燈會的光,閉幕儀式的聲響仍在,但那個世界已逐漸消失在身後的一片霧茫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