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出門時三歲女兒要上廁所,爸爸要帶她上男廁還是女廁?公共場所的男廁門口總是空無一人,女廁門口卻大排長龍。為了讓性別平等議題在校園扎根、發酵,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研擬在台北市高中職設置性別友善廁所,局長湯志民表示:「希望這學期北市三十六所公立高中職至少都會有一處,能規畫為性別友善廁所。」
長期關注性別平等議題的藝人蔡依林也出席記者會。她表示,《玫瑰少年》葉永誌的新聞影響她很深,他因個性較女性化,在廁所遭到同學欺負。因此支持北市教育局的計畫,「從校園開始推廣性別友善廁所,可教會學生尊重包容和自己不一樣、性別氣質不同的人」。
性別友善廁所已行之有年,美國白宮也啟用了無性別廁所。近年來在台灣的世新、中山、成功、東華等大學也相繼啟用,對高中職以下的學校而言,性別友善廁所仍相對少見與陌生。
育成高二的李同學表示,女生上廁所比男生久,但間數較少,若有性別友善廁所等於增加間數,她樂觀其成。但男女共用廁所是否會尷尬?她回答,若安全與私密性都能保障,就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湯志民表示,空間原是中立的,是因設計與貼上男女標誌後,才有了使用上的限制;性別友善廁所初步規畫例如可朝單間設置(同一廁所中同時具備小便斗、馬桶)、或將小便斗後設隔板、布簾,保障如廁的私密性,未來希望推廣到國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