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許協隆(左五)和助理教授洪汶宜(左四),帶領「7-11」團隊成功打造最輕巧的鋼橋結構。圖/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生在國際賽事又傳捷報!中央大學土木系的「7-11團隊」以「Less is More」的信念設計,打造最輕巧鋼橋結構,在「二○一六亞洲學生鋼橋競賽」摘下「結構成本」、「設計理念簡報」和「載重變化預測」三項分組冠軍,更奪總冠軍殊榮!
比賽源自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與美國鋼結構學會(AISC),二○○六年起在亞洲開辦,今年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主辦,明年移師台灣中央大學。競賽主要希望激發學生的創意,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中央大學土木系三年級林冠泓、洪文孝、萬泓顯、邱繼正、陳思恩、李妤蓁和鄭海寧等七人,加上指導老師和助教共十一人,取名「7-11」團隊,所共同發想的不對稱結構鋼橋,橫著放,像極了台灣鐵路環島路線,加上黑白紅色系,正是阿里山火車的標記,充滿勤奮務實、打拚的「台灣精神」。
「Less is More」是團隊的信念,本月十三至十六日赴日比賽,在精算每一根桿鍵受力之後,成功打造出的最輕巧鋼橋結構,四公尺鋼橋本身重量僅有十七公斤,是所有參賽隊伍中最輕巧的,且載重三百公斤後僅有五點三公厘變形。
帶隊的助理教授洪汶宜說,鋼橋結構重量輕巧最具經濟效益,有助在結構成本競賽項目脫穎而出。另一勝出關鍵是學生捨棄螺絲孔洞的組裝,改採創新接合方法,雖費時耗工,但可減少組裝施工造成的誤差,「魔鬼就藏在細節之中」。
「7-11」團隊從去年十二月成軍後,學生從構想、設計、分析、製作、安裝和載重,全一手包辦。課餘時間和寒假全心投入,甚至忙到凌晨四點多。參賽的李妤蓁說自己為了有效行銷,硬著頭皮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動畫,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