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塵爆年紀最小的傷者李小弟(中),去年六月轉至台北榮總時,燒傷面積高達九成,二至三度燒傷,情況危急,經全體醫療團隊長達九個月全力救治,今天出院。圖為北榮昨天為李小弟弟頒發畢業證書並切蛋糕慶祝重生。圖/邱德祥
十三歲李竣毅,為八仙塵爆年紀最小傷者,經台北榮總醫療團隊長達九個月全力救治,今天出院,成為北榮最後一位出院的塵爆傷患。
台北榮總外科部重建整形外科主任彭成康表示,去年八仙塵爆造成近五百人受傷,首位死者李珮筠的弟弟李竣毅,為意外中年紀最小的傷者,去年六月二十九日轉台北榮總時,燒傷面積九成,二至三度燒傷,情況危急。
北榮昨天為李竣毅舉辦「浴火重生」慶生會,坐在輪椅上的他說,出院返家第一件最想做的事是祭拜姐姐,再來是早日回學校念書,跟同學一起打籃球。他說非常感謝醫護人員,與一直陪在身邊的家人,最艱難的路已走過,會勇敢走下去。
李媽媽表示,李峻毅住院時身高一百五十四公分、體重三十九公斤,昨天一量已長到一百七十公分、六十公斤,連聲音也變了,幾乎就是在北榮「轉大人」。家人欣慰地鼓勵他,就算不能恢復到百分百,只要有心、努力恢復到八、九成,就能去打他最愛的籃球了。
李媽媽說,對李竣毅來說,換藥是最痛苦的事情,尤其害怕「一起床就要換藥」,常會裝睡不想起床。有時他會懊惱自己怎麼變成這樣,有時又會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活下來」,調侃自己的手指「好像鑫鑫腸」。
身為母親,李媽媽的心情起起伏伏,孩子開心她就跟著開心,痛苦就跟著痛苦,「不過,九個月都熬過來了,相信未來也可以熬過去。」
北榮護理部護理長高淑雰表示,李小弟住院期間,歷經大小共四十一次手術,其中有七次清創與七次植皮,去年九月二十五日還在院內度過永生難忘的生日,她眼裡的李竣毅,「真的很勇敢」,儘管在治療時插了一堆鼻胃管之類的管路,「他從未吵鬧著要拔管,反而努力與管路共存。」
目前,李小弟持續復健治療,包含主動關節運動、協助被動的關節活動及肌力訓練,維持關節的活動等,避免攣縮發生,並配合疤痕壓力治療與心理輔導,希望可以盡速返校,恢復正常學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