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學土木與管理工程學系學生廖翊均(左)和研究生水立夫在馬路上鋪設止滑條,利用輪胎和止滑條摩擦加上不同間距,產生音頻,讓馬路唱起歌來。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金門駕駛人最近行經頂林路安歧往古寧頭路段時,會聽到一段熟悉的旋律,不要懷疑,這是〈橄欖樹〉裡的「不要問我從哪裡來」;也是全台首創的「音樂道路」。
「音樂道路」是國立金門大學土木與管理工程學系的研究計畫,研究生水立夫說,音樂道路是利用輪胎和鋪設在道路的止滑條摩擦係數,加上止滑條間距不同而產生音頻的原理施作。
研究團隊在路面鋪設一公分寬的止滑條,長度三十九公分,以三或四公分不等的間距鋪設,產生Do、Re、Mi、Fa、Sol、La、Si的音階,再藉由音階組曲。現在團隊已施作完成八十五公尺的「不要問我從哪裡來」音樂道路,由於設定的行車時速為五十公里,隨著行車速度的快慢,產生的旋律也會不同。
日、美、陸、韓也有音樂道路。計畫主持人金大土木與工程管理系學生廖翊均說,音樂道路不僅可以提供駕駛悅耳的樂章,也可防止車輛超速。
研究團隊的目標是要完成〈橄欖樹〉整個組曲,但由於這項科技部提供的研究計畫即將結束,團隊希望縣政府能夠挹注經費,進行後續施作;團隊更期盼金門能有「縣歌」,例如像〈外婆的澎湖灣〉代表澎湖一樣,讓這全台唯一音樂道路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