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從一○七學年度起,「寫程式」將列入新課綱中成為必修課,「學會寫程式」不再是工程師的事,「程式語言」也將是未來台灣學生必修的第二外語學分!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在「一小時玩程式」啟動記者會上表示,讓每個孩子都有運算思惟能力,是未來十二年國教課綱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近年來從全球紅到台灣的「一小時學程式」活動,主要鼓勵大人、小孩花一個小時「玩程式」,先破除對程式的陌生與恐懼,之後持續精進,就能自在用程式帶動創新,這正是台灣新一波產業轉機。
為響應程式教育的重要性,《遠見雜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誠致基金會共同舉辦「一小時玩程式」活動,推出八款線上教材,讓學生可以從簡單的探索入手,跟著《冰雪奇緣》、《星際大戰》、迪士尼卡通的主角一起踏入程式設計世界,今年的目標設定是號召全台二十萬人參與。
一○七課綱中增設「科技」學習領域,包括「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二個必修科目,其中資訊科技在國中階段規畫有六學分,高中階段二學分學程。吳思華表示,除讓學生建立運算思惟的邏輯性、熟悉程式語言工具,更需培養二十萬名以上的資訊科技授課的師資。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則指出,為了擔心在資訊學習上,會有大幅度的城鄉落差,所以推出「一小時玩程式」,幫助偏鄉孩子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