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勝彥(左)與詹貴溶夫妻種植有機枇杷,連山豬也愛,每天定時報到,將自家枇杷園命名「山豬枇杷」。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曾勝彥與詹貴溶夫妻倆在台中市新社頭櫃地區種植有機枇杷,連山豬也愛,每天定時報到,讓兩夫妻靈機一動,就將自家枇杷園命名「山豬枇杷」。
「枇杷紅了,山豬來了!」曾勝彥、詹貴溶這對新手農夫,在新社頭櫃地區種植枇杷,因為採安全無毒栽培,連山豬也愛吃,每天準時到果園報到。
「我們家的山豬會幫忙採收枇杷,只是從來不會交貨啦!」生性樂觀的曾勝彥說,兩夫妻對山豬束手無策,最後靈機一動,化危機為轉機,乾脆就把枇杷取名「山豬枇杷」,讓大家知道這枇杷有多好吃了。
曾勝彥原本是德國百靈公司員工,三年前公司風雨飄搖,而妻子擔任的圖書館工作也不穩定,夫妻未雨綢繆,透過詹貴溶的娘家父母介紹,在新社頭櫃地區買了四分地,也到中興大學農民大學堂上課,心想若夫妻都失業了,至少可以務農糊口。
兩年多前的清明節,曾勝彥遭到資遣,只好含淚上山務農,因為頭櫃地區向來以種植品質優良的枇杷聞名,加上可以得到詹貴溶父母幫忙,完全外行的曾勝彥、詹貴溶兩人一頭栽進種植枇杷的行列。
夫妻倆遵照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蔡東纂在農民學堂所傳授的方法,種植無毒枇杷,還將每棵枇杷樹編號做紀錄,去年第一次收成就有好成績,不但果粒比其他農友大,平均一盒裝九粒或十二粒,雖然還不足以養家,但至少成果很令人振奮。
農曆年後正值枇杷採收時節,卻常發現長得最碩大的枇杷被搶先採收了,原本以為是猴子所為,後來才發現是山豬的傑作,不知如何處理山豬問題,乾脆將果園命名為「山豬枇杷」,與山豬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