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六十多歲婦人因患有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但因家中種韭菜所以天天吃,長久下來發現常常流鼻血、容易瘀青,且小傷口就出血不止,諮詢專家才發現是韭菜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效果,與抗凝血劑藥效交互作用導致。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二○○七年上線後,至今接獲一百八十件健康食品與藥物交互作用的不良反應,其中已過敏、皮膚瘙癢起疹、腸胃道不適、腹瀉嘔吐等居多。
健康、保健食品別亂吃!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指出,美國統計超過五成的銀髮族有服用五種以上藥物或健康食品,但因長輩多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與經過濃縮加工的健康食品易產生交互反應。
陳俊榮舉例,魚油、維他命E、銀杏、蒜、韭菜等保健食品,會影響人體凝血功能,增加淤青、出血、解黑便等風險,曾中風或服用抗凝血劑患者最好避免。
另外,紅麴、葡萄柚製品則應避免與降血脂藥物同時服用;納豆製品則不應和抗血栓藥物共用。
陳俊榮也提醒,保健食品劑量多適用於成人,嬰幼兒與孩童最好避免,如綠藻號稱有調節免疫力、體內環保等功效,曾有家長給家中十歲男童食用,二個月後就出現色素沉著、手掌泛黃的狀況,停止服用後就改善。
食藥署呼籲,無論是健康食品或是一般膠囊錠狀食品,都不得宣稱療效且不可替代正常飲食及藥物治療,民眾在食用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前,應諮詢專業人員。
如果食用保健類食品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刻停用,必要時就醫,並通報「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網址:(http://hf.fda.gov.tw/),或撥通報專線(○二)二三五八七三四三。
這些食品,慢性病患少吃
藥品類別 ▲交互作用
韭菜 抗凝血劑 ▲韭菜含硫化物,抑制血小板凝結、減少血液凝固功能
紅麴 降血脂藥 ▲增加肝負擔、肌肉損傷與病變、橫紋肌溶解症
納豆 降血脂藥物 ▲恐引發肝或肌肉病變
葡萄柚 降血脂藥物 ▲肝及肌肉病變
魚油、
維他命E 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 ▲易出血、解黑便
資料來源/食藥署、陳俊榮教授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正確處理瘀青4步驟
冰 一般來說瘀青血腫發生的3天內先冰敷,使局部的血管收縮,減少受傷的組織腫脹。
藥 再擦瘀青藥雙重治療,加速緩解瘀青、血腫。若受傷程度較嚴重應立即就醫,並與醫師討論使用瘀青藥緩解傷勢。
熱 通常3天後開始熱敷、輕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殘餘血塊。
醫 若瘀青血腫長久未消退,應就醫檢查是否已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或有其他疾病。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