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傳統藝術中心所屬的台灣戲曲中心今年十月將開幕啟用,宜蘭園區九月底委外由財團法人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接手,外界擔心宜蘭園區未來過度商業化。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新團隊是以社會企業的形式經營,未來盈餘主要回饋園區,做為推廣傳統藝術發展之用,新團隊進駐只會讓傳藝中心資源策略運動更活絡,不會有過度商業化疑慮。
外界盛傳傳藝中心委外,將不負責傳統藝術人才的培養。方芷絮解釋,在二○○八年《文資法》立法通過之際,就要求有一專責單位,於是將傳藝中心下的非物質遺產相關部門,連同經費與人員移撥到文資局,「文資局負責傳藝人才的培育,但傳藝中心會接手,培育出有興趣從事傳藝工作人才」。
方芷絮表示,台灣戲曲中心原本是給國光劇團使用,但國光劇團一年只能使用三成檔期,七成會空著,在前任文化部長龍應台的規畫下,拉高層級,成為台灣戲曲中心。其中大劇場舞台跟第一排觀眾座位有二十四公尺,比起一般當代劇場要短,方芷絮說明:「建築師姚仁喜考察清朝康熙皇帝看戲時的距離,這樣的距離會讓觀眾與舞台,更有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