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是衛子夫所生的劉據。武帝的陳皇后無法生育,武帝直到二十九歲時才喜獲麟兒,非常高興。不但廢了陳皇后,改立衛子夫為皇后,更將長子劉據立為太子,並且從劉據小時就組成教育精英團隊,希望劉據成為一代明君。劉據也因獲得良師指導與薰陶,性格寬厚仁慈,與漢武帝的霸氣完全不同。
武帝生下長子之後,王夫人、李夫人、李姬、趙婕妤(鉤弋夫人)等人,也都生下兒子;武帝的兒子們也增加為六人。太子劉據之外,還有王夫人之子劉閎(早夭),李夫人之子昌邑哀王劉髆、李姬之子燕王劉旦與廣陵王劉胥,以及鉤弋夫人之子漢昭帝劉弗陵。劉據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他的這些兄弟們,也儼然成為競爭對手,甚至讓劉據陷入險境之中。
劉據經常與漢武帝爭辯,認為武帝的嚴刑過苛、賦稅太重、用兵甚多,尤其是討厭一些酷吏的執法。當時有個酷吏叫江充,因禁止劉據的家人在官道上馳馬,劉據想要私下搓掉這件事情,於是拜託江充不要向武帝報告,但江充仍是往上報,還獲得武帝讚揚。但從此以後,江充就想要陷害太子,否則萬一太子登基成為皇帝,他就要倒楣了。
除了江充想害太子外,當時的政治環境也都對太子不利。因為漢武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愈來愈烈。朝廷官員也因此分成為「武帝派」與「太子派」,加上衛青、霍去病去世後,衛家勢力逐漸被削除,太子的生母衛子夫,失去了政治上的倚靠。江充趁著漢武帝做被木頭人追打的噩夢,導演了「巫蠱之禍」,嫁禍太子造反。後來劉據被逼,只好舉兵反抗,雖然快意的殺了江充,卻與宰相劉屈氂所領部隊作戰,最後劉據殺出重圍投靠無門自殺,衛子夫皇后也自盡,悲劇收場。
漢武帝最後才徹悟是江充逼迫太子,於是將所有當時逼迫太子的人全部處死,並建了「思子宮」懷念他。這場悲劇還是肇因漢武帝的猜忌性格與鬼神迷信,在有心人士的挑撥下,掀起驚濤駭浪;對準接班人劉據來說,這浪頭打下來宛如千鈞雷霆,是無法承受的重啊!
(相關內容在17:10警廣FM104.9頻道《天天樂陶陶》節目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