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取維生素C,天然水果絕對優於營養補充品。圖/李京昇
作者簡介
薛朗.莫艾倫醫學博士
(Sharon Moalem, MD, PhD)
屢獲殊榮的科學家與醫師,也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作家。他的研究及著作融合了醫學、遺傳學、歷史及生物學,以最新穎、最引人入勝的方式來解釋人體功能如何運行。
文/薛朗.莫艾倫醫學博士
譯/陳志民
也許你正在採取一些改善健康的行動,也許這類行動是你的新年願景,或者你剛抵達一個讓你覺得該有所改變的人生轉捩點。不管你的計畫是什麼,你都很有可能會用到或已經開始服用某種維生素或藥草類補充品。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藥片和膠囊的來源?還有那些可愛又有嚼勁的小熊軟糖所含的維生素C是從哪裡來的?
我敢打賭,有些人會說:「就是從柳橙來的啊!」這樣的答案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銷售這些產品的公司,常常在他們的維生素C標籤上印著柳橙或其他柑橘類水果的圖案,彷彿他們的員工今天早上是在佛羅里達州的柳橙園醒來,從樹上摘下肥美多汁的水果,經過一些神奇的過程後,把這些果子縮小,變成可以吃的泰迪熊模樣。
不過,吞下補充品和攝取食物中的維生素,完全是兩碼子事。我們在吃柳橙的時候,吃到的並不是一顆純粹由維生素C構成的水果,而是同時吃下其他的組成物,包括纖維、水、糖、鈣、膽鹼、維生素B1,以及數千種植物生化素,絕對不會只限於單一維生素。服用維生素補充品有點像是只聆聽《帝國之心》(Empire State of Mind)這首歌的鋼琴循環伴奏,把Jay-Z的押韻饒舌、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的搭配演唱、節奏音軌、吉他即興演奏全部去掉,最後大概只剩下同樣幾個小節不斷重複的鍵盤敲擊聲。
這樣吃維生素,失去的是整體營養交織而成的交響樂,也就是在真正的柳橙中所包含的所有其他植物生化素和植物營養素。這些成分究竟有什麼作用,我們到現在還未能完全理解。但這並不是說在某些情況下補充維生素沒有幫助,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使用葉酸來預防神經管缺陷的例子。不過,如果你正在服用補充品,或是讓你的孩子服用補充品,而不是攝取那些其實你可以取得、而且自然得多的食物,那麼你可能錯失了真正至高無上的營養,也就是以維生素最自然的形式來攝取它們。
如果你打算把營養基因體學及藥物遺傳學的最新研究結果,運用在自己的日常養生之道中,你該從哪裡著手呢?一開始你應該盡可能多了解自己的基因遺傳狀況,甚至可以考慮經由檢測,為自己的整個外顯子組或基因體定序。趁你還健康活著的時候,釐清自己的遺傳資訊,並且善加運用,這絕對是比較好的選擇。
(摘自《遺傳密碼》,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薛朗.莫艾倫醫學博士
(Sharon Moalem, MD, PhD)
屢獲殊榮的科學家與醫師,也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作家。他的研究及著作融合了醫學、遺傳學、歷史及生物學,以最新穎、最引人入勝的方式來解釋人體功能如何運行。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最衰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Sickest)及《老天決定我愛你》(How Sex Works)的作者,作品已被翻譯為三十餘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