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姚文智質詢張善政院長,全程使用台語,強調推動母語,這和準總統蔡英文的政見有所牴觸。
今年全國客家日,蔡英文表示「客家話也是台灣話」,亦即坐上大位後,民進黨不再獨尊閩南語,客家話將成為顯學。
總統大選時,蔡英文在屏東楓港拜票,以台語發表政見,說得「二二六六」毫不輪轉。到客家村拜票,客家話生澀無比,但承諾當選會把客家話訂為國家語言,取代以閩南話(河洛話)為主的台語。
語言是溝通工具,只要奉獻這片土地,不管說什麼語言,都無損愛台灣的真誠。但民進黨一再強調「本土化」、「去中國化」、「台語正名」,依照民進黨的理論,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不會說台語即非我族類。
四年前總統大選,有人替台語「正名」,聲稱台語不同於閩南語,說「閩」是蛇種、野蠻民族的意思,帶有歧視的意味。如今姚文智將閩南話搬上國會,豈不弔詭!
台語早已脫離北京話和閩南語,形成自我的系統,創造出獨特的「台灣國語」,如起笑=發瘋、白目=不識相、吐糟=扯後腿、哈拉=聊天等,還有不少交雜運用,特有的語詞表達模式,「台灣國語」反成為主流。
蔡英文打算將客家話變成台灣的「國語」,純粹是政治語言,不知姚立委有何感想?綠營犯了健忘症,原本堅持說台語才是愛台灣,遇到蔡英文就轉彎,讓人想不透?難道「台語血統論」因人而異?
最令人憂心的是,語言在政客操弄下,勢必造成文化岐視,族群分裂更嚴重,台灣又將陷入無止盡的爭鬥。
黃誠信(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