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台灣總統換屆愈來愈近,,蔡英文執政後的最新人事名單在網絡上流出。雖然不知真偽,卻說明大家都在關心人事動向。
在香港看兩岸,最關心的還是蔡英文能不能承接馬英九八年執政創下的兩岸和平環境。蔡英文表態維持現狀,但至今,外界還猜不透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她的維持現狀,不包括馬英九執政期對九二共識的認知。
外界基本認知,民進黨重返執政舞台,蔡英文比當年陳水扁更柔性更理性,她的兩岸政策會更彈性。
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日前接受中國評論通訊社訪問,談到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關係發展前景時說,蔡英文所面對的包袱相對必較小,若蔡英文有意志力想要在兩岸開創一個新的局面,比馬英九更有機會;蔡可以排除萬難,開創新的兩岸關係。
這樣的期許還過於簡單。畢竟,趙春山是站在台灣的角度,有點一廂情願。他說蔡英文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按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按照「一國兩區」界定一中,未必對岸會認同,需要有足夠的理由說服對岸,憲法對憲法,北京似乎就不認同。
習近平在北京兩會參加上海代表團的討論,堅持九二共識是北京的底線,牢不可破。退一萬步,即使蔡英文可以說服對岸,未必能在台灣內部得到支持。
更何況,今天的台灣與當年民進黨執政的時代背景完全不一樣。當年民進黨執政的反對者是國民黨,今天國民黨強黨變弱黨,雖可能泡沬化但這個黨還在。
趙春山認為,蔡英文主要面對的挑戰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如何整合綠營內部意見,尤其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和「時代力量」的反彈,當初民進黨讓賢給時代力量,但今天發現時代力量已不再是賢了,該怎麼辦呢?
第二是台灣內部在經過太陽花運動之後,民間有一種反中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會和大陸的民族主義對幹,這樣兩岸關係一定是負面的,蔡英文必須思考如何去處理這樣的情況。
台灣去中國化愈演愈烈,媒體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由二十年前的百分之四十四,增加到目前百分之七十三,創下新高紀錄。這是雙刃劍,對蔡英文想拓展兩岸關係增加難度。
紀碩鳴(人間福報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