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東權
在《全宋詞》中錄有三百三十七首詞作、《詞林觀止》及《白香詞譜》各入選一首,《詞綜》收其作品九首的趙長卿,是宋宗室的子弟,自號仙源居士,南豐人,著有《惜香樂府》,生平不詳,只知他應是橫跨南北宋期間的詞人。
趙長卿的詞量豐富,大體仿效張先、柳永的詞風,穠豔中不失幽淡,纖麗中仍含清標,雅俗並陳、深淺兼具,《四庫提要》紀曉嵐云:「長卿恬於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此評言之不差,甚合我意。
又是一個不求功名的詞客,他的《惜香樂府》十卷按四季編排,春景三卷、夏、秋、冬景各一卷、總詞三卷、拾遺一卷。
名為「惜香」,是他非常愛惜四季的花木景緻,而且特別重視花香氣味,所以每首詞都少不了「香」字,讀其詞如聞其書香。例如詠梅:「風較寒輕暗香飄」、「鏤玉裁瓊莫比香」、「玉質暗香無限意」、「不憤江梅噴暗香」;詠荼糜:「水沉山麝鬱幽香」、「一般真色自生香」、「不須沉水自然香」、「風流元自有清香」;詠荷花:「惱殺多情香噴噴」、「冰肌瑩徹香羅雪」、「露挹新荷撲鼻香」、「荷花香染晚來風」……四季都有花,花花皆有香;處處有美人,人人亦生香,「花作有情香,與人相久長」。
趙長卿的詞,被後人批評「通俗」,正如紀昀言他是「隨意成吟。」如〈詠梅〉二首:「堪笑多愁多老,管他閒是閒非;對花酌酒兩忘機,唱個哩謄囉哩」、「月送疏枝過女牆,也囉,真個是,可人香」,這句「也囉」,應是口頭禪,居然也吟入詞中。
他還有一首〈瑞鶴仙〉,專用「也」字:「無言屈指也,算年年底事,長為旅也。悽惶受盡也,把良辰美景,總成虛也。自嗟歎也,這情懷、如何訴也。謾愁明怕暗,單棲獨宿,怎生禁也。閒也,有時臨鏡,漸覺形容,日銷減也。光陰換也,空辜負、少年也。念仙源深處,暖香小院,贏得群花怨也。是虧他見了,多教罵幾句也。」難怪人家評他通俗。
仙源除了吟詠四季花卉節令之外,也寫相思閨怨,恨、愁、怨、淚諸字,充斥詞中。據他自述:「予買一妾,稍慧,教之寫東坡字。半年,又工唱東坡詞。命名文卿。原約三年,文卿不忍捨主,其母不容與議,堅索之去,令嫁于一農夫,常常寄聲,或片紙數字問訊,仙源有感,遂和其韻。」文卿去後,害得仙源思念良殷,看他這首〈夏雲峰〉後半闋:「那更,玉肌膚韻勝,體段輕盈。照人雙眼偏明。況周郎,自來多病多情,把酒為伊,再三著意須聽。銷魂無語,一任側耳與心傾,是我不卿卿,更有誰可卿卿?」讀此可知他對文卿的一片痴心。
但是他對人生利祿,看得很開,有一首〈驀山溪〉寫遣懷、詠生涯,筆觸相當灑脫:「無非無是,好個閒居士。衣食不求人,又識得,三文兩字。不貪不偽,一味樂天真……詩酒度流年,熟諳得,無爭三昧。風波岐路,成敗霎時間,你富貴,你榮華,我自關門睡。」另一首〈如夢令〉:「居士年來懶散,凡事只從寬簡。身外更無求,祗要夏涼冬暖,美滿,美滿,得過何須積趲?」可見他是一個樂知天命的文人。
雖然他的生平無史,可是從詞中可知他應該活到六十左右,而且是仙風道骨體型,「試著春衫羞自看,窄似年時一半。」是春衫窄了,抑是身子窄了?「老去悲秋人轉瘦,更異鄉重九」、「別來為,思憶叮嚀話,空贏得,瘦如削」、「我自多惰多病,對人前,只推傷酒,瞞他不得,詩情懶倦,沉腰消瘦。」從這幾句詞中,不難想像到趙仙源的晚年,是個長得怎麼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