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護生畫集】 二家村

文/林少雯 |2016.03.16
1178觀看次
字級

文/林少雯

大慈山之陽,有拱木,上有二鵲,各巢而生子。其母一為鷙鳥所搏。二子失母,其鳴啁啁,其一方哺子,見而憐之,赴而救之。即銜至一處哺之,若其子然。

──《虞初新志》.朱幼蘭書寫

子愷先生選自《虞初新志》中這則「二家村」的護生畫,是鳥類世界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心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樹,樹幹大約有兩人合抱這麼粗,在樹幹的杈椏處,築有兩個鵲鳥的窩巢。兩個窩巢裡各住著一對鵲鳥,兩位雀鳥媽媽各自在巢內生下蛋,並孵出幼雛,辛勤地哺育著自己的孩子。

這兩個窩巢,築得這麼近,使兩家成為好鄰居,和睦相處,彼此也聲息相通。這兩個生活在一起的鵲鳥家庭,組成了一個小小的二家村。

這近兩個鵲鳥家庭,其中一隻母鳥,有一天出外覓食的時候,被凶猛的老鷹捉走,再也沒回來了。不幸遇難的母鳥,遺下兩隻幼鳥,盼不到媽媽回巢,肚子餓得唉唉啼叫,聲音「啁!啁!啁!」甚是哀淒!

鄰居的雀鳥媽媽,也出外覓食,牠平安歸來,正在餵養心愛的孩子。牠見到隔壁鄰居,久未歸巢,留下嗷嗷待哺的幼子,知道一定出事了。

唉!可憐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孤兒了呢!牠們的媽媽再不回來,巢中的孤兒不久就會餓死了!這位鄰居,實在不忍心小鳥失去母親,還要被活活餓死,於是飛過去將小鳥一隻一隻叼回自己巢中,當自己孩子一樣的哺育起來。

有愛心的鵲鳥媽媽撫育鄰家孤兒的行為,這種愛的流露,是儒家的「仁」。《孟子.梁惠王上》篇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這是孟子對理想社會的憧憬,這種想法,與孔子「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鵲鳥媽媽除了要養育失怙的小鳥,讓牠們吃飽、成長,在牠們羽翼豐滿時,還得教牠們飛行,讓牠們獨立;這擔子很重,但是鵲鳥媽媽的慈悲心,讓牠不計較、不後悔的擔起了這個重任。

鵲鳥都能有如此美德懿行,怎不令人疼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