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圖第一名作品「Under a Roof」,外型像溜滑梯。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另類土地公廟!台中市西屯區大河里福德祠因水湳經貿園區開發易地,邀請九國三百零七名學生國際競圖,由廟方選出日本學生芥隆之介的作品「Under a Roof」,由於外型像溜滑梯,里民擔心與「不能在神明頭上撒野」違背,還會再要求細部調整。
台灣大方廣人文美學協會理事長林慧芬說,協會花了二年與大河里福德祠主委劉坤湧、里長陳資源以及管委會委員溝通,了解需求,邀集九國三百零七名學生國際競圖,再選出三作品由廟方投票表決,引起國際雜誌興趣與報導。
獲選是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生芥隆之介與台灣建築師黃志瑞合作的「Under a Roof」,透過屋頂從天到地垂降與大地融合,傳達將神帶到地面的概念,屋簷可以讓信徒爬上去休憩,強調神與人親近感。
劉坤湧說,最主要是作品外型像三合院,又有聚寶盆概念,最接近委員們及在地想法,但屋頂溜滑梯可能會讓信徒跨國神明頭頂,興建前會與設計師討論,希望透過調整解決。
建築師陳永興說,第二名作品是南加州建築學院學生翁瑞鴻設計的「漂浮的廟」,透過特殊屋頂設計的開放空間,辦廟會不用再搭棚子,且材料選材堅固、抗震,易達性高,獲評審青睬,材質堅固抗震,興建難度低。
建築師戴育澤說,第三名作品奧地利理工學院Julia Soto作品,以懸掛長短不一的竹子赤材和理念,有東風元素,外型猶如義大利麵,風吹有竹子碰撞聲,很有特色。第二、三名雖未獲選,但未來還可結合第二名屋頂設計與第三名結構設計,運用在其他福德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