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手作候車亭 鄉親專屬

 |2016.02.23
1787觀看次
字級
長仁社區的「礦坑口候車亭」是鄉親專屬。圖/張芮瑜

【本報新北訊】「水湳洞這裡什麼都沒變,就是人變少了…」藝術創作家林正文是水湳洞子弟,近年回到家鄉從事藝術創作,眼見家鄉因為人口外流漸漸失去生氣,他號召同樣定居在水湳洞的藝術分子打造「礦坑口候車亭」,此舉不為遊客,只為了天天等車的在地老小。

東北角一帶氣候潮濕多雨,觀光地區如九份、金瓜石等地接駁公車有觀旅局製作的精緻候車亭,但非觀光地區居民往往要自備雨傘在寒風中擋雨等車。

瑞芳區水湳洞當地居民以老人家和小孩居多,每天早晚常必須打著傘趕著搭乘地方免費公車。藝術家阿諾同時也是地方藝文組織山城美館館長,他看在眼裡很是不捨。

水湳洞山城「潛藏」不少被水湳洞風光、氣氛吸引而留下的藝術創作家,一夥人決定為居民盡點心力,木工專長的阿諾再找來鐵工、繪畫等好手,四、五人利用一個月時間敲敲打打,精緻的候車亭終於在山城美館旁的空地上誕生。

透過濂新里里長黃瑞聰和公所、市府溝通協調後,日前一夥人用小卡車將「候車亭」搬運至靜謐的水湳洞長仁社區,該候車亭融合地方意象,是一個礦坑的模樣,礦坑上方寫著「本山六坑」。

阿諾說,六坑是過去這一帶出金量最多的地方,雖然不如黃金博物館的「本山五坑」有知名度,但卻是地方居民共同的回憶。

長仁社區的「礦坑口候車亭」是鄉親專屬,有幸能在「手製」的候車亭中躲雨等車的,除了當地居民外,還有少數迷路誤闖社區的遊客。阿諾說,雖然一開始居民對於突然蹦出的候車亭感到意外,但日久生情,現在阿嬤們還會坐在候車亭中閒話家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