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我 找回年輕自信與熱情的聲音 文/李百文 |2016.02.21 語音朗讀 16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嘉義市。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土地的聲音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嘉義高工。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李百文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每個城市都有它專屬的聲音,你聽── 北緯二十三度半,位在北迴歸線的嘉義,溫帶和熱帶的交會處。 我騎檔車、我在環島、我在收音、我睡帳棚、我沒上班、我是女生。不想正規正路的做著大家都做過的事,只要你想得到應該要做的正常事,我一個都沒有去做,隨性的沒有任何劇情安排的人生,也因不同於順風而下的逆行,看見更動人的風景。因為不想相同,所以必定要做和別人不相同的事,當和別人不同時,切記!一定要相信不同於別人的獨一無二,也要將與眾不同的自己,赤裸裸的表現出來,請別亂了方寸的覺得要追尋別的步伐才能心安。拿出絕對的自信,自信的自己才能有自信的依據,以自信做基石,直挺挺地立著,而現在所處的就是絕對位置。 如何創作和作品的呈現,是每天都在思考想要解決的事情,在這之前的收音是前製作業最重要的工作,因為唯有蒐集到良好的素材,才能讓後製混音的工作更為順利。在地聲音該到哪裡蒐集?想要搜集的資訊,事先用Google也Google不到,不過在地美食資料一定是琳瑯滿目,讓人看都看不完的看到流口水、肚子餓,然而在地聲音即使到了當地問了當地人,也只能得到這樣的回答:「有喔,有一種鳥的叫聲很好聽」,但總不能整張CD都只有鳥叫聲? 計畫已半年過去了,還是像無頭蒼蠅沒有目標的騎來騎去找聲音,聲音尤其在熱鬧的城市更是不易被發現,來到了嘉義市,心裡更是著急找不到聲音和害怕跟不上這城市的速度。當在嘉義市區出沒時,下意識不自覺的會注意到車速會不會太慢和別人差太多,只是騎著騎著才發現鮮少有車輛會和我平行或超過我,然後才驚訝的發現到自己是馬路上唯一行色匆匆的人,甚至連在車流量很多四線道的馬路上,有一隻黃色小狗奪命演出,橫行穿越馬路嚇破膽的戲碼,在這狗慢車也慢相對性的慢關係裡,竟然也平平順順的來個小黃狗安全穿過、駕駛人安然無驚慌的Happy ending。 聽聲音找回年輕的心 眼見不見得為憑的讓人不敢相信,那些車子的速度真的有這麼的慢,於是用耳朵加強佐證的跑到馬路旁,靜下心的仔細聽著,從一開始聽見車子的引擎轉速聲到離開我的聽覺範圍,竟比平常和想像中的還久還慢,這樣的慢慢過去的速度竟讓人聽了會想笑,心想假如要在台灣西部各大城市舉辦比慢大賽,第一名一定是這裡不可,而很厲害的首都因為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結果只能敬陪末座。 這個世界已經夠快了,卻還是一直被嫌不夠快,世界就像是掉入速度的黑洞,無止境的快速把存在的空間壓縮、僵化,沒時間多思考。朋友八十幾歲的阿公說:「高鐵太快看不到風景」,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很快的到達目的地,也讓沿途的風景飛速的通過,人生的風景不應該像坐高鐵,很快的來到也很快的離開,看不到也沒留下。 因為一方面不想不動腦變笨,一方面不想為了快而快,所以環島過程中只用了別人眼中最笨的地圖本找路和迷路。「科技始於人性」也取代人性,衛星導航這種高科技產品就被歸類成,像是一位寵溺小孩的家長,求必應問必答,可以很快的想去那裡,正確無誤不需花腦筋思考路線連結規畫的到位,於是失去方向感的人類愈來愈多。 城市在高密度人口發展下、萬物資源皆給人類占有,不允許其他生命共享的最後,只剩下人類存在的單調城市,早晨的電視聲和馬路的車聲是人類戰勝一切的代表作。除了這些聲音外,還好在嘉義這個大城市,星期一和星期三的早晨似乎有一些不同,嘉義高工的升旗典禮,不管是國歌、國旗歌、進行曲都是由活力滿滿的樂隊實地演奏。這樣有感情有活力的聲音,比起那些明明冷冰卻跟你裝熟的高科技電子、機械產品所發出的聲音溫暖多了。而台上的教官拉拉雜雜交代不完的第一點下星期要服裝換季……第二點請同學看到校外來賓時要記得問好……這些年少讀書時,一大早覺得能免則不要的例行公式,倒是喚起了人不輕狂枉少年的蠢蠢悸動。 年輕就是有聊不完的心事和揮霍不完的體力 年輕總會在跌倒後還有勇氣再站起來 年輕可以無限揮灑重來,那是年輕的本意 年輕就是敢做敢當,在面對不公不義的現象,可以不畏懼的替別人伸張正義 年輕就是沒包袱作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果決爽快不拖泥帶水 當我在三十六歲,做這一件可以幫助別人的事的夢想的時候,已經跟小時候的夢想是不一樣了。別人的眼光、經濟的壓力、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這個年紀的夢想是有很多現實層面的包袱在身上,除了無法忽略包袱的重量之外,這些召喚回來意識形態的熱血多少能再瘋狂幾回,只是怎麼同樣瘋狂的事,在年輕人的身上是「熱血」,但在年紀大的人身上就可能會「吐血」。 在那些被召喚回「曾在我年輕時,人不輕狂枉少年屬於年輕的聲音」就像是如來佛的神掌一樣,可以穿越任何時空,將跑的再遠的情感抓回來,因為一首歌或一個聲音,不管是想忘或想記起的從前,都會在開關一打開時零距離地再回憶一遍。有空找回那個屬於年輕自信和熱情的聲音,就能證明年紀的數字其實是綁不住就是年輕的心。(摘自《土地的聲音:聽見臺灣最美好的人.事.物》,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李百文 土生土長台中人,操著一口騙不了人的濃濃台中腔,叛逆期從小到大沒停過。 熱情、愛冒險、愛作夢,喜歡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富正義感,有悲天憫人的胸懷。曾任嶺東科大數位媒體系錄音工程業師、環宇廣播電台成音師、一新傳播錄音師、大智格開發遊戲配樂。現任「福平賣聲厝」紀錄台灣聲音的「賣聲人」。本書相關聲音作品《台灣聲命力 聆聽零距離》獲得廣播金鐘獎音效獎入圍肯定。 前一篇文章 文藝之旅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借書也借人 下一篇文章 企業贏家 以人為先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