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新北報導】大部分食道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除接受開胸的切除手術,還須用胃或腸重建食道,術後要搭配化療及放療。醫師指出,傳統內視鏡不易偵測早期黏膜病變,新的「窄頻光譜儀」利用特殊過濾鏡窄化光線波長,突顯黏膜表層細微的血管構造及型態,可清楚區別正常黏膜和早期癌的黏膜變化。
五十七歲王先生,患下咽癌,經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聰明建議,篩檢發現「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簡錫淵醫師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成功切除病灶,王先生術後三天即出院返回工作崗位。
陳聰明指出,因為抽菸、喝酒影響上消化、呼吸道黏膜,產生癌化病變的可能性,大約一成至一成五的頭頸癌病患,會有第二原發腫瘤出現,其中又以肺癌和食道癌最常見。
簡錫淵表示,食道癌初期沒有症狀,必須主動對高危險族群食道篩檢。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配合消化內科,近來對患有頭頸癌的病人篩檢,以內視鏡術搭配窄頻光譜儀及魯格爾溶液染色劑的使用,可從中發現極早期食道癌。
簡錫淵說,除食道癌,咽喉癌、胃癌、大腸癌等消化道癌症,若能在早期被診斷,幾乎都能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將癌症切除,除能減少外科開胸開腹手術、器官損失、疼痛感外,恢復期也較快,減少病患生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