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鎮位於蔚縣境內西部邊緣,是河北省唯一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小鎮。圖/梁鳳英
「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活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圖/梁鳳英
文/梁鳳英
「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活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所謂「打樹花」,是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因此稱之為「樹花」,壯觀程度不亞於燃放煙花。這項「打樹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現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蔚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人文資源豐富,有許多古城堡、古民居、古城牆、古寺廟、古戲樓、古遺址以及文字記載和出土的文物,年代完整,保存良好,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三年大陸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境內已發現八百多處從石器時代到明清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等歷史文化遺蹟,在河北省名列第一,被譽為「河北省古建築博物館」。
暖泉鎮位於蔚縣境內西部邊緣,是河北省唯一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小鎮,因鎮中有溫泉「三九天不凍」,水面「積汽如蒸」而得名。現在最有吸引力的並不是溫泉,而是過年期間的「打樹花」。
年節逼近買氣正濃
隨著新春逼近,蔚縣大街小巷的年味兒日漸濃郁。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大大的紅「福」和猴樣剪紙讓縣城煥然一新。趕年貨大集的人們在各個貨攤前穿梭,用空前的購買熱情表達對傳統新年的重視。
夜色降臨,暖泉鎮上橫拉在巷子裡的傳統四方形燈籠是別致的景色,紅色光芒點綴著朦朧夜色,過年氣氛十足。當跟隨人流前往樹花表演廣場時,途中會遇到很多剪紙的小攤販,這裡的剪紙都是由當地人所製作,因為鄉土氣息加上價格便宜,外地遊客都願意買幾張帶回家。
彩燈高懸彩旗飄,扭起秧歌踩高蹺,如織人流賞燈醉,萬家歡聚鬧元宵。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一般過三天,從正月十四開始,到正月十六結束。這三天可以說是整個過年期間最熱鬧的時候,在蔚縣,這三天白天看民間社火,晚上觀燈、賞樹花。
火紅鐵水紛揚灑落
據說當年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每逢年節,富人燃放煙花慶祝,鐵匠也同樣渴望著熱鬧喜慶,但鐵匠買不起煙花,他們從打鐵時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把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堡城門上方的磚牆上,好似朵朵煙花盛開。
這種特別的「煙花」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普通老百姓,熱鬧喜慶的氣氛絕不輸給擁有煙花的富人,因此便有了每逢過年「富人放煙花,窮人打樹花」的民俗。
現在,專門為打樹花表演修建的「樹花廣場」上,已聚集了不少人。超大鼓風機正在高速運轉,火苗子已經在大型煉鐵爐裡躥個老高,師傅們還不停地往爐膛裡添炭加鐵。根據現場一位師傅表示,打樹花每次消耗約一千斤的鐵,用料主要是鐵鍋、生鐵爐子這些廢鐵,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冶煉」,就成為金燦燦的鐵水。
其實,觀賞打樹花之前,我已經在很多場合看過照片,也曾經聽過朋友繪聲繪色的描述。但是,當我在現場親眼見到火紅的鐵水化作條條絲線,紛紛揚揚的灑落下來,尤其是聽到劈啪的爆炸聲響,那種感覺只能用「震撼」二字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