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吃素餃 新年享平安 文/沈安娜 |2016.02.07 語音朗讀 26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春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節日。圖/沈安娜 中國幅員遼闊,除夕吃餃子的習俗與寓意各地不同。圖/沈安娜 出門在外的兒女不管天氣如何,哪怕天涯之遠,都要回家吃年夜餃子。圖/沈安娜 文/沈安娜 中國民諺有云:「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或云:「初一餃子初二麵,初三合子圍鍋轉」。所謂「合子」其實就是一種餃子,平時烙熟,初三煮熟。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但中國人最講究、最為看重的,還是大年除夕的年夜飯,全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餃子,以示來年財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興旺。 餃子雖小,文化內涵卻頗深,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歷史,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編纂的《禮記》——專門研究秦漢以前禮儀的論著,書中寫道:「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但餃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源自誰人之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既缺乏較為準確翔實的史料記載,也缺少言之有理的科學闡釋。 一夜連雙歲 五更分兩年 春節是最富詩意的節日,以春季之始作為一年的開頭,迎接新年也就是迎接春天。一如作家魯迅所說:「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人們把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秋的豐碩、冬的收藏一起釀成濃釅的喜悅、香甜與四季企盼都凝縮在這一天。 出門在外的兒女不管陽光明媚、薄寒輕暖,還是大雪抹平江河、堅冰封蓋山川的雨雪霏霏、風刀霜劍,哪怕天涯之遠、咫尺之近,都要「奔年」回家吃這年夜餃子。 這頓「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的除夕餃子,自古傳說吃了可達到「更歲餃子」的喜慶,因此衍生出許多講究:一是餡必清素,不能放葷,寓意素淨、順利;二是包必人多,能幹活的人都湊向前去一起包餃子,寓意親和人氣旺;三是燒必秸桿,不用風箱吹,只能用芝麻桿、棉花桿等秸稈燒,意為節節高升;四是吃必守規,依輩分的次序吃,輩分高的先吃,吃時要吃偶數,不能吃奇數,因為奇數不吉利。另外,開桌食用前要先放炮,意為除邪驅惡,吃時儘量縮短時間,避免差錯。最後,要將餃子盛在大盤裡,家人相擁而就,吃時不蘸汁,小孩不上桌,寓意穩妥、平安、吉祥。 幅員遼闊 習俗不相同 中國幅員遼闊,除夕吃餃子的習俗與寓意各地大不相同。清初河北《肅寧縣誌》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享,各食餛飩,名角子,取更歲交子之義。」蘇杭一帶,除夕夜吃蛋餃和胖頭魚,但魚只吃中間留頭尾,蘊含金銀元寶和有頭有尾,一年到頭,家事盛旺。雲南昆明地區除夕年飯吃大豆製成的餌塊,可炒、烤、煮成甜鹹味,祈祝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至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的除夕團圓飯則是吃酸菜大肉餃,寓意「酸寶」(拴寶)。河南一帶把餃子與粉皮一起煮,叫「粉皮餃子」,寓意「玉帶纏寶」。陜西一帶則將餃子和麵條一起煮,叫做「金絲穿元寶」。山東一帶的除夕夜則是全家坐在一起包餃子,年夜必須吃素餃子,意求新年素素淨淨、平平安安。 前一篇文章 河北省蔚縣 春節打樹花 下一篇文章 迎新 贏心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新春開智慧 禪心新春開智慧 從善如流新春開智慧 香口美心新春開智慧 飛揚十方新春開智慧 吉祥新春開智慧 生生不息 作者其他文章春日滇池與紅嘴鷗共舞齋普爾大象節 群象粉妝上陣巴哈馬幸福豬 天天在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