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院專題報導 佛光山寒冬送暖 福田戶歡喜過年

文/人間社記者李袖芳專題報導 |2016.02.03
3119觀看次
字級
慈悲基金會南區執行長蕭碧涼(右一)、旗山禪淨中心住持覺藏法師(右二)送愛到青山社區。圖/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將滿滿的關懷送到每個人手中。圖/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左)代表慈善院頒發獎助學金,明陽中學校長陳宏義(右)代表接受。圖/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慈善院和惠中寺合辦送暖活動,現場發放白米、麵條等十八種品項物資予福田戶。圖/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海天佛剎與慈悲基金會共同舉辦「寒冬送暖臘八情」活動。將滿滿的愛與關懷,贈予澎湖福田戶。圖/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佛教經典中說:「貧窮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給予醫藥,無護者為作護者,無所歸者為受其歸,無救者為作救者。」如果社會大眾都能有此同理心,效法佛陀慈悲濟世精神,那麼再大的危機都能成為轉機!

「人間有愛,佛光有情。」佛光山一九六七年開山之前,星雲大師便帶領當時的護法信徒,在壽山寺成立了「急難救助會」,辦理冬令救濟及接濟弱勢的工作,並為大眾祝禱、勉勵。一九八九年成立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之後,「急難救助」自然成為一項重點工作,近半世紀以來,也結合各公私立部門,有效的幫助社會邊緣人。

二○一五年歲末,全省各地的佛光人,積極在全國各地進行社區探訪,並於二○一六年首月如火如荼的展開寒冬送暖活動,希望每個福田戶都能安然度過寒冬、歡喜迎向嶄新的一年。累計有五千餘個福田戶,受邀前往位於全台各地的佛光山道場,接受十方的供養和祝福,對於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佛光人則不辭辛勞、挨家挨戶登門關懷,甚或協助清理環境。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是星雲大師為全球佛光人訂下的工作信條,救助工作自然也不離此準則,因此慈悲基金會的『給』,不僅是在物資上的援助,更著重精神層面的支持,鼓勵人人都能落實,佛光山多年來所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正向力量面對,相信必能安然度過人生低潮。」

尊重個人 澎湖長者感動

一輛輛計程車分別前往福田戶家中迎接,然後駛向澎湖海天佛剎,下了車,身穿旗袍的知賓師姐們滿臉笑容的夾道歡迎,大殿裡的布置隆重而高雅,福田戶坐上貴賓席,隨即有人奉上熱茶,桌上早已擺著寺方所致贈的伴手禮,裡頭有平安米、善緣醬油、沙拉油一應俱全。而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海天佛剎住持滿舟法師、澎湖縣議長劉陳昭玲、縣長陳光復也已恭候多時。

住持滿舟法師向大眾開示:「人生猶如四季,不會永遠是春天,也不會永遠是冬天。即使一時遭遇困境,不要失志、失意,要堅強忍耐、等待因緣,並勇敢努力的邁向正確人生目標,春風吹起,寒冬終會過去。」

議長劉陳昭玲滿懷感激的表示,海天佛剎持續辦理各項寒冬送暖活動,造福了澎湖鄉親,並鼓勵鄉親遵循星雲大師「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共創美好家園。

依來法師說明,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就是希望大家快樂、平安、幸福,歡迎大家將道場當成法身慧命之家。

隨即,議長將蘋果禮盒一一獻給福田戶,依來法師和滿舟法師代表基金會致贈關懷金,佛光會員們奉上臘八粥,各項精采表演也輪番上場。看完表演,還可接受義剪、配老花眼鏡服務,再搭專屬的計程車回家。

一位九十歲的許阿公要離開時,眼角泛著淚光,激動的說:「活到這麼老,不曾這麼受人尊重、這樣被對待過。」

緣於蜜月 陳碧月慈善暖心

慈悲基金會中區執行長陳碧月,多年來極度積極推動各項服務、造福鄉親無數,不免令人好奇其中原由。

原來,三十多年前她和夫婿蜜月旅行到了佛光山,即深受感動,從此追隨星雲大師及法師們推動人間佛教!

九二一大地震後,每當年關將近,陳碧月總是念著受災戶痛苦、傷心的情境,因此十七年來的寒冬送暖未曾斷過,因為她早已將星雲大師「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的理念深植內心!二○一二年慈悲基金會中區辦公室成立,依來法師禮聘陳碧月承擔執行長重任,讓她的愛心和能力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每逢農曆年前,從訪視福田戶、募款和物資、到贈送,陳碧月總是親力親為,顧及各層面的弱勢族群。她說:「見到有人喜極而泣、見到孩子們陪著阿公或阿嬤來領、見到原本落寞無辜的眼神露出光芒、聽到歡喜而真誠的道謝聲,都會令我內心深處心酸不捨,更有一股使命感促使我持續向前!」

讓受災戶喘息 贈助學金

九二一大地震毀了吳新(化名)辛苦多年才買得的房子,以及溫暖的家庭。他獨力靠著勞力工作,撫養兩個幼小的孩子,直到年過半百,經友人介紹,娶了新住民為妻。多了一口人,雖可協助照顧生活起居,但偏逢自己隨著年歲增長,勞力工作的機會愈來愈少,加上兩個孩子正值國、高中階段,培養所費不貲,新的房屋貸款更是負擔沉重,種種壓力讓吳新始終難以喘息。

所幸,慈悲基金會連續兩年致贈了助學金,讓兩個孩子能安心就學,目前,一人順利升上高中,一人進了彰化師範大學就讀。對吳新而言,這或許無法讓他立即獲得富貴,但至少能協助兩個孩子有機會因教育而脫貧。

關懷身障 協助扭轉生活

丁順(化名)原本生長在小康家庭,有雙能在鋼琴鍵上跳躍的巧手,經常徜徉在音樂海中,直到大學時期,人生開始起了巨大變化。

丁順的姐姐因故在外欠了鉅款,父親為她扛下責任,連帶的,丁順也不得不靠打工,延續自己的學業。就在一次下工的夜晚,一場車禍截去了他的手,也截去了他的學業和音樂夢。

不撓的他推起餐車維生,多年後終能結婚生子,但生命中卻仍不斷的出現新的考驗。他的兩個孩子之中,一個出現智能障礙,太太只能全力照顧家庭,偶爾在朋友店裡幫忙,換取微薄薪資或物資。丁順的餐車因累積多張紅單,卻繳不出罰款而被沒收,遲遲無法贖回。

退休老師吳惠玉協助慈悲基金會進行社區探訪工作,發現了丁順的遭遇如此令人不捨,因而提報成為今年的關懷對象,期能讓丁順的生活獲得扭轉契機。

吳惠玉在助人後,反倒深深感謝基金會提供這樣的平台,讓自己在退休後更加發揮人生的價值、服務社會。

幫助明陽學子 勇敢追夢

隸屬法務部矯正署的明陽中學,收容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受刑人,這些少年們其實大多本性善良,往往是一念之差而犯錯,慈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便長年投注諸多關懷,例如定期的輔導課程、提供獎助學金等。

二○一六年,校方推薦了十三位經濟較為弱勢的學子,由慈悲基金會資助他們追尋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學習烘培、汽機車修護、餐旅服務等專業。基金會同時也致贈《貧僧有話要說》、《貧僧說話的回響》、《金玉滿堂教科書》、《星雲智慧》等星雲大師著作給校方,鼓勵學生多閱讀、豐富心靈。

友及獨居老人

贈予單位 受益人數 內容

桃園市政府獨居老人 580 ▲暖暖包2900包

人安台中平安站 100 ▲暖暖包520包、毛毯10件及保暖衣物一批

高雄三民街友中心 50 ▲暖暖包360包

高雄鳳山街友中心 30 ▲暖暖包240包

屏東街友中心 50 ▲300個暖暖包及屏東講堂提供物資一批

台東人安街友中心 20 ▲暖暖包100包及食品等物資20份

台中市慈善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 24 ▲暖暖包120包

福田戶

舉辦地點 戶數 內容

● 集集和平國小 160 福田金及物資

● 台東日光寺 100 福田金及物資

● 豐原禪淨中心 120 福田金及毛毯、

日常用品

● 屏東縣青山村 52 毛毯、白米

● 宏法社 125 毛毯

● 大覺寺 100 毛毯

● 中寺 650 福田金及日常用品

● 台中和平國小 60 清寒學生助學金

● 清德寺 102 福田金及日常用品

● 澎湖海天佛剎 50 福田金及物資

● 桃園講堂 500 麥片禮盒

● 雲林土庫鎮公所 200 白米

● 大慈佛社 108 麥片禮盒

● 屏東講堂 324 福田金及麥

● 寶塔寺 157 麥片禮盒

● 金光明寺 1200 福田金及毛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