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一項「感冒迷思調查」發現,國人平均一年感冒近三次,總感冒天數七周,僅有不到四成民眾二十四小時內就醫。不就醫民眾常見迷思包括:喝溫熱開水、多休息和吃維他命C。醫師提醒,應在病徵出現二十四小時內就醫,避免「小感冒變成大麻煩」,延誤可能惡化成肺炎重症,危及生命。
寒流一波接一波,市調業者一月十五至二十五日,進行「感冒迷思調查」網路問卷。對象為全台一千位二十至四十九歲民眾。
調查發現,高達九成五受訪者認知喉嚨卡卡癢癢、吞口水會痛時就是快感冒了。
處理上述初期症狀,部分國人在多喝水、多休息、補充維他命之外,還會採用濃鹽水漱口、煮可樂、蒸洋蔥、烤橘子、喝蜂蜜水等偏方。
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趙品植指出,感冒有八成五是病毒引起,耳鼻喉科醫師處置感冒病患首要步驟,是以碘甘油塗抹於發炎咽喉上方及後壁,因游離碘可鬆動病毒或細菌細胞膜/壁、改變其DNA、並使其蛋白質及酵素變性等多種機轉,可殺病毒及細菌,極少出現抗藥性。
他指出,國人常聽信網路謠言如:「感冒大部分是細菌感染」、「小孩子的感冒比較毒」、「感冒快好的時候比較容易傳染給別人」等,加上網路上盛傳許多「治感冒偏方」,門診發現,愈輕信偏方者,往往病得愈重。
趙品植提醒,農曆春節即將來臨,人潮密集處是呼吸道感染的最佳媒介,如何在感冒初期自我防護?他建議,多喝溫開水、多休息、注意保暖之外,可透過使用含有碘甘油成分的喉嚨噴劑或漱口水居家護理。
趙品植指出,若持續發燒、咳嗽兩三天,即應就醫,依照醫師指示用藥,不可自覺好轉,就停止用藥,否則病情可能反覆發作,拖一兩個月才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