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第六回〈人間「就好」二十事〉,心有戚戚焉。一筆字談到人間萬事萬物,待人處事等,秉持「就好」的哲學,也提醒眾人,「就好」之外,以對比方式,提綱挈領的點出重點,深刻的反映人因追求欲望過度強求,讓人生過得太辛苦。
人生固然有很多想追求的事物,但欲望無止盡,追求到一定程度,還是羨慕他人所擁有,覺得自己不夠多不夠好,但回頭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也是一點一滴努力所得,擁有安穩家庭,過平凡生活,平凡中處處可見幸福。我們要在心裡踩煞車,平安如意「就好」。
「就好」就是「剛剛好」,也就是中庸之道,待人處事接物不偏不倚,折衷調和,如此才不會太滿或不足。
更重要的是「心」放得開,心不開拚命鑽死胡同、鑽牛角尖,只會使自己心不自由,被拘束,進而影響到一生,也影響周遭的人。
「就好」之前,不妨學會「不必」,「不必」是修行,「不必」也就是學習放下,放下是門功課,先得認知那些是需要,哪些是不需要,不執著,直接放下。
人生修行過程中,或許常面臨抉擇與考驗,但如能審慎思考,學會放下,「就好」自然成了處事哲學。
徐夢陽(台北市/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