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來風 劍光已盡破山劍唯一用

林明昌 |2016.01.29
1480觀看次
字級

文/林明昌

劍器神聖化之後,人們賦予了超乎尋常器具的靈性,既然象徵尊貴,自然不同於廚下切蔬割脯的菜刀或林間劈木砍枝的柴刀;劍器尊靈,豈可濫用?

《芝田錄》裡符載所畜之劍,神光燭照,夜亮如晝,曾揮擲斬斫水中猛蛟,靈異非常。某一年寒食節,只因包了一顆超大秬粽,粗大如桶,一般餐刀無法切割,符載竟以神劍砍斷這顆大粽子。誰知道砍完粽子之後劍器頓時失去光芒,如同平凡頑鐵,不具靈性了。

以寶劍切粽是褻瀆寶劍,果然一用而失去靈性,神光不再。此則故事道出世人對劍的崇敬,也說明寶物難以掌握的神祕感。神聖寶劍,愈怕失去,愈無法了解,也愈是崇偉。

在傳奇故事中,有些靈劍不僅不能輕易用於切割俗物,甚至只能使用一次,用畢即刻失去靈性。如《廣異記》記載,唐代一名士人耕地之時挖到一把劍,經過洗滌打磨之後帶到市場求售。恰巧有位胡人看中此劍,出價一千,但士人覺得價格太低。儘管胡人不斷加價,卻始終談不攏。胡人不願放棄,一路隨士人回家,把玩劍器,珍愛不捨;最後追價到百萬,雙方才談妥,並約定第二日取錢來購劍。

當晚月色佳美,士人與妻子取出劍器賞玩,左觀右看就是看不出這把劍的價值。笑說:「此亦何堪,至是貴價。」見庭中有塊搗帛石,就以劍指石,石頭竟然立即斷裂。

到了第二天,胡人依約帶錢來訪,士人取出劍器,交給胡人。胡人一見,慨歎說:「劍光已盡,何得如此?」已不願購買,士人驚愕不已,問胡人原因。胡人說:「此是破山劍,唯可一用。吾欲持之以破寶山,今光芒頓盡,疑有所觸。」原來只可用一次的破山劍,即使用來破小石頭,也會失去神力。士人夫妻悔恨不已,只好向胡人實說其事,最後降價為十千,胡人才願買去。

這則故事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胡人為識物內行人,士人夫婦莽撞毀壞寶劍之靈。因為這把劍得來容易,士人不知如何珍惜;胡人不僅是識物內行人,而且懂得作生意之道,胡人先開價一千,後加價至百貫,士人見奇貨可居,不斷抬高價錢,累至百萬;誰知士人夫婦極其無聊,以劍破石,失去劍靈。第二天胡人一見即知此劍已無價值,在士人夫婦求情下,以十千之價成交。士人夫婦好奇作耍,毀壞寶物。

另一種解讀,可得截然不同的結果。假設胡人心思細膩,手段高明,第一天與士人夫婦交談,知道二人純然外行,容易欺騙,於是定下一計。第二天上門交易,取過寶劍,無論如何開口便說:「劍光已失,何得如此?」並假意不願購買,以便殺價。老實的士人夫婦一聽說劍光已失,想起昨夜用劍指石之事,面露驚恐,胡人順勢說話,編出破山劍之說。於是順利殺價,劍的價格從百萬降至十千,胡人獲利甚豐。劍若有靈,豈是一用而已?此說亦通。

寶劍何以不能斬切俗物?破山劍何以唯可一用?已成不解之迷。然文化珍寶,原即不可與俗物並論,劍器愈尊貴高雅、不可捉摸,愈符合文人心中的期待。這些故事,即是此類期待的投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