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 難忘的人情雜貨店

文/楊奕成 |2016.01.22
2149觀看次
字級

童年時,阿公在我家的對門開雜貨店,來往的人形形色色,豐富了我的見聞。

那鐵工廠的阿發,下工後邀了一群工人來店裡喝酒,他們開了幾打的啤酒還有罐頭,幾杯黃湯下肚,划拳聲不斷,夜已深,阿公為避免妨礙鄰居的安寧便要他們結帳。

孰料,阿發直呼帳已結,阿公因此與他大吵,但見他喝醉,只能自認倒楣。後來,聽說阿發在麵攤故技重施,被老闆的兒子狠狠修理一頓,阿公嘆了口氣,搖頭苦笑。

還有一次,住樓上的蓮媽媽趁阿公忙著幫客人結帳時,拿了條黃長壽夾在外套裡便匆匆而去,父親眼尖,追出店外攔截,她先矢口否認,待查出贓物又改口已結帳,父親氣得準備報警,她才坦承犯錯。

小雲阿姨是公認的「放送頭」,這件事迅速在社區裡傳開來;沒多久,蓮媽媽就搬走了。

小雲阿姨也是個「包打聽」,有一次,她說巷尾單親的趙太太打起牌來沒日沒夜,放任幼子四處跑跳而溺死,接獲消息,趙太太狂奔大排水溝認屍,哭得搥胸頓地。

只見小雲阿姨挑眉瞪眼地評論,鄰居津津有味地聽著,黑糖仔嬤忽然笑問:「小雲,什麼時陣阮嘛欲聽恁厝的代誌?」瞬間,小雲阿姨靜默下來。

黑糖仔嬤是虔誠的媽祖信徒,她說:「別人的是非甲咱是無關係!」她常參加進香團的活動,知道很多媽祖顯靈的事蹟。雜貨店的門口擺了幾條長板凳,老人群聚,阿公泡茶招待,她一打開話匣子,就活脫脫是個說書人,每回講到精采處就停下來問:「恁知影伊返去厝看著什麼否?」大夥七嘴八舌地猜,她笑吟吟地搖著扇子說:「不對,攏不對。」我們索性不猜了,她喝口茶繼續說下去。只要黑糖仔嬤在,老人們的眼睛好亮!

沒故事可聽時,我會留意雜貨店旁的公用電話亭,那兒也有形形色色的人,說著形形色色的人間事。

記得有個女人,常來打電話,她不厭其煩地叮嚀孩子很多生活細節,掛電話前她總說:「媽休假會回去看你,乖。」有時見她未說完,電話卻已斷線,她便紅著眼眶來店裡換零錢。

阿公的雜貨店雖然豐富了我的見聞,但也有令我逃之夭夭的時候。那住在眷村裡的老王是單身漢,每回來店裡看見女客就纏著不走,還動手動腳的,若有女客大聲斥責,他愈發沒完沒了,鄰居在背後喊他「豬哥」,我則喊他「色伯伯」。有時閃避不及,他瞇著眼把臉頰湊向我,要我親他一下,我總是用力推開他,他仍不死心,急得我差點哭了,這時只有阿春姨嬤能助我突圍了。

阿春姨嬤的精神有些失常,她跟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外出工作,她就四處閒晃,無論看見什麼人,她都會發出吃吃吃的笑聲,而看到老王她不但吃吃地笑還緊拉不放,嚇得老王落荒而逃。然後,阿春姨嬤會對著店裡的商品這兒看看那兒摸摸,再將膨鬆的麵包用力一按,又吃吃的笑起來,阿公不露慍色,還把那塊扁掉的麵包送她,還說:「多謝。」

小學畢業前夕,阿公的雜貨店結束營業,住在對門的阿財嬸與母親閒聊時,會提起她與阿財叔外出工作時,託阿公代收包裹或掛號信,阿公的熱心給他們不少方便,他們的兒女若忘了帶鑰匙,放學後,阿公也會讓孩子先來店裡等,讓他們安心不少。我聽著心裡也暖暖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