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藝術
圖/侯吉諒
文與圖/侯吉諒
對聯,是華文最精緻、嚴格的一種「微文學」形式,在短短句子內,不但要表達完整的意思,更要符合字義、字性、詞意、音韻的嚴格要求,而且還要能夠傳達出自然高妙的意境。
對聯的起源,可能來自駢文的對仗格式,經過長期的發展,在唐朝有了完整的展現,從此成為詩詞寫作的重要規律與方法。
清朝以後,對聯成為人們喜愛的書法表現形式,既有書法視覺上的美感,也有文字上砥礪志節、表現情操、寄託情懷的作用,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對聯更可以烘托出主人的地位與重要性。
在現代的社會,每年過年大家都要張貼的春聯,可能是一般人接觸書法和對聯的唯一機會,從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的情形看來,書法春聯還是深受喜愛,也可以證明書法與春聯是華人很重要的文化傳承。
春聯是對聯中最為普及的種類,因為有節慶的意義,所以春聯的句子必然以喜慶吉利為主要內容,過年的時候以大紅色的紙張書寫或印刷各式各樣吉慶的句子,的確讓人感受視覺與精神上的喜樂幸福。
在時代的變遷下,現代人對某些傳統事物不再熟悉,連春聯這樣尋常可見的事物,往往也因為不懂而忽略了其中的規則與巧妙,常常看到許多文意不清、意思模糊的文句被到處張貼,甚至連主管文教的政府官員都用錯對聯的規則,而引起輿論譁然,因此深入淺出的探討對聯的豐富內涵,實在有其必要。
❖什麼是對聯?
從最簡單的形式定義,對聯就是上下相對應的文字。最少的對聯,可以是三個字,一般常見的是五和七字,也有長達十幾或上百字的對聯。
史學大師陳寅恪擔任清華大學導師的時候,曾經出過一個對聯題目「孫行者」,學生要答出下聯。
陳寅恪出對聯題的目的,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深入細想卻很深奧;要答對對聯,不但要了解文字的內容,也要對中國文字的字義、字性、字音,以及單字組合成詞以後的意義、質性、音韻,都要能夠掌握,沒有相當程度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可能對出「孫行者」這樣的句子。
細細考究「孫行者」這三個字,至少包含以下的意思:
孫/姓
行/動詞
者/名詞、也是虛字
行者/名詞,旅行的人
孫行者/即孫悟空,但悟空是名,行者是號。
要答對「孫行者」的下聯,勢必掌握「對聯的規則」。(答案見文末註)
❖對聯的規則
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要符合文字一定的字義、字性、音韻規則,才能成對。
簡單來說,「對」可以分成字義、字性、字音三個層次:
1.字義
字義的「對」,要有「對比」的意義,例如:山對水,高對低,上對下。
2.字性
字性,有虛實、偏旁、陰陽之分。虛實相對,之乎者也在漢字中是虛字,所以一般也要對虛字,例如「孫行者」的「者」,就要對虛字。
漢字有偏旁,如上聯中有偏旁的特殊用法,下聯也要用偏旁對之,甚至五行、方向都要相對。
清朝紀曉嵐才思敏捷、詼諧幽默。乾隆五十三年,工部大堂遭了火災,朝廷特命工部尚書金簡主持修復。有人作了一條上聯: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此聯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一時無人能對。內閣中書是紀曉嵐的同鄉,一次偶然在筵席上提起此聯,紀曉嵐凝思片刻,笑著說:「要對也不難,只是有點委屈足下。」那中書請他說,紀曉嵐抑揚頓挫地念出下聯:
北人南相,中書君什麼東西。
聯文內藏東西南北中五方,與金木水火土五行正成巧對。
紀曉嵐才思敏捷,在對對聯的時候充分展現,也難怪古人往往可以從對聯中看出一個人的才華和個性,史料上更不乏一些早慧的神童小小年紀就可以做出意境不凡的對聯,並且都果然得到很高的成就。
3.音韻
韻對現代人來說,比較困難,加上現代人用的文字語音和古時候已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覺得,一般人只要注意平仄的分辨即可。平,就是輕的音,如1357;仄,就是重音,如246。一般來說,對聯的音韻要對比,即輕對重、重對輕,而最重要的,是上聯的尾字要重音,下聯為輕音,如杜甫〈秋興八首〉中的
江間波浪兼天湧,
塞上風雲接地陰。
這兩句無論是字義、字性、音韻,都嚴格的對比,而意境渾然天成,杜甫使用文字的功力可見一斑,也充分展現了對聯的特殊魅力。
❖對聯的應用
對聯是最搶眼的書法格式,但必須考量使用的場合,慎選文字內容。如果懸掛在客廳,應展現整體家庭的文化與書香氣息;如果懸掛在書房,可表達書房主人的胸襟、修為,以及人生價值觀等;如果掛置於玄關,通常是主人所被賦予的社會意義,譬如對聯主人的社會地位,或者在社區裡扮演的特殊角色,抑或是在宗族裡備受推崇的人格特質與修養、事業成就等,都會表現在對聯內容之中。
❖對聯的書體跟風格
對聯內容所表達的含義與書體運用息息相關。例如:「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欲形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誼,具有非常綿密深厚的感情在其中,但又帶有一點距離的美感。若以草書表現其內涵,則瀟灑太過,少了內斂;若以行書書寫,雖隨意輕鬆,少了君子含蓄情感的表達;而楷書又會流於生硬呆板,以「相見亦無事」為例,用隸書最能表現出聯句的意涵。
❖對聯的懸掛與保存
一般說來,對聯是要掛在一起的,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上下聯稍微分開,或者對聯中間放一張畫,對聯與畫之間也是稍微有一點距離。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有的人會把對聯分開來掛,這是非常不好的事,對聯分開掛,不但沒學問也不吉利,一定要避免。
現代人對書法逐漸陌生,但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基礎,不認識書法,就沒有文化的根。對聯是書法最普及的應用,了解對聯的形式、內容、使用方式,可以增加許多書法美感的實際體驗,也是接觸書法最好的入門途徑。
註:陳寅恪出的對聯題目「孫行者」,要對「胡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