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愛
懷念父親
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我的父親往生一個多月了,當我再看見這張合影時,仍情不自禁想起他。去年十一月時,我帶他參觀「海墘營作家藝文展」時拍下這張照片,這是他第一次看見我的作品展,也是最後一次和我合照,隔兩天他就因為腦溢血送進醫院開刀,再也沒有醒過來了。
生命無常,父親驟然離世讓我無由的憂傷,想起父親高壯健談的樣子恍如昨日,想起父親在我返鄉時和我泡茶聊天的快樂神情,想起照片中父親對藝文展眉飛色舞的模樣,點點滴滴,都只能成為追憶。
我的父親熱心公益,樂意付出,擔任我的母校甲中國小家長會長十二年,期間捐助土方墊高,讓學校免於水災,幫助學校充實教學設備,為學校小朋友找老師進行課後輔導,畢生投入教育志工。當時父親只是一介公務員,收入不高,卻出錢出力,投注心血,堅持不刻字留名,成為我日後從事教育工作的最好榜樣。
當年公務人員薪水微薄,父親白天除了上班外,晚上還要養豬補貼家用,常常在下班後扛五十幾公斤的飼料餵豬,半夜豬隻生產時則睡在豬舍,照顧小豬,為豬隻鋪稻草。豬隻生病時,父親還扮演獸醫的角色打針治療,開源節流,增加家裡收入,使家庭充滿溫暖。
小時候,爸爸嚴峻的教導我們,要我每日抄寫國語日報,上學前朗誦課文,不知不覺中開啟我對文學的喜愛,寫作成為我對外溝通的一扇大門。
有一次,父親對我解說朱自清「背影」一文,當他讀到「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他一字一句清晰的朗誦,努力刻畫父親的角色,讓我體會爸爸的用心良苦,了解父親嚴格的背後濃濃的親情。我把寫作當成一輩子的志業,至今仍執筆不輟,出版了十五本書,這些都是父親對我深遠的影響。
父親晚年因緣俱足接觸佛法,經常念佛,雖然生前腦溢血接受治療,但是諸佛菩薩慈悲,不忍他受苦,三十八天後,往生西方極樂,在深冬的寒意中告別繁華世界,從父親安詳的面容,相信他已經蒙佛接引,身心自在,功德圓滿。
父親離世時,我告訴自己要堅強面對,放下情感執念,讓父親心無罣礙,這張最後的合照是父親留給我的緬懷,也告訴我世事變化莫測。
我想起普賢菩薩「行願品」中寫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生命的無常、脆弱與短暫,我們怎能不把握當下呢?怎能不及時行孝道呢?緣起緣滅,匆促無情,父親往生教我轉念放下,及時努力,也提醒著我要在傷痛中鍛鍊智慧,祈願父親往生西方極樂,品位增上緣,也願自己福慧雙修,修德俱日增。